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代表們舉手表決通過各項決議。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觀察)中共十九大:在“大歷史”中追尋現代中國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題:中共十九大:在“大歷史”中追尋現代中國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中共十九大,為到21世紀中葉的中國現代化之路確定了清晰的前進方向。站在2017年的中國,不僅將目光鎖定2020年,更已遠眺2049年。
無論是總結過去,還是關照現實,都需要用“大歷史”的視野跳脫當下一時一地一國的時空局限,方能從中把握更完整和清晰的發展脈絡?!皻v史邏輯”“歷史文化傳統”“文化興國運興”“歷史大勢”……中共十九大報告一系列“歷史”話語的表達,向世界展示出新時代中共領導層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思維方式。
從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國家的現代化之路,前赴后繼,薪火相傳。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摸著石頭過河”,在即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中國共產黨人對外宣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如同史家去除資料的雜蕪、勾勒時代的經緯,透過“大歷史”的視野,中國的領導者正在更深遠的歷史區間中思考民族的未來。
中共十九大對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的安排,為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標刻了精確的歷史坐標。而報告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論斷,則折射出中國執政黨對新時代背景的理解:中國現代化進程已經走出生產落后的追趕期,通過補短板的攻堅期,邁向現代化強國。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是全方位的?,F代中國所追尋的,不僅是國家治理能力的更新與完善,更包含每一個微觀個體的全面發展。脫貧攻堅、經濟發展、污染防治,面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難題,中國已經找到了邁向現代化的突破口。
從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最高領導層的首次集體公開亮相時的表態,到十九大報告開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斗目標,成為接續過去五年的中國發展關鍵詞。進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仿佛站在了時代的十字路口,在貪圖安逸和勇擔責任之間,毅然選擇后者。
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這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界,如若缺少“大歷史”的眼光,將注定在復雜的現實、狹隘的利益面前故步自封,進而喪失共同發展的機遇。
在與世界的互動中,中國人展現出獨有的東方智慧和歷史擔當。中國從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出發,學習、探索、創新,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正以自己的經驗、開放的姿態為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提供建設性的“樣本”。
平靜流淌的時間,因為人類的奮斗而變成跌宕起伏的歷史。未來,意味著創造歷史的無限可能。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以年為時間單位,逐一介紹未來4年“工作的坐標”,也向世界描繪出現代中國的近景和未來。
帶領一個人口超過13億的國家走向現代化,中國共產黨所創造的歷史,也將載入21世紀人類發展的史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