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全會新聞發言人趙啟正做客中國訪談,就“兩會”的熱點問題與網友進行了交流。
關于對外交流的有關情況,趙啟正表示,早期就是產品,比如在80年代初說外國電視機好、中國電視機壞;外國熒光屏大、中國熒光屏小,這是早期,就是說洋貨好。但現在不同了,現在中國電視機出口了,產量是3000、4000的年生產能力,大量銷售在國外。這次我們出訪約旦、老撾看到西門子時,我就給TCL的總裁打電話說,怎么人家都是西門子?韓董事長說:這是我們生產的。
趙啟正說:“另外,現在外國人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我們在拿過來時,特別是在設備方面,需要小心。前幾年有一個說法,一個國家的GDP人均值到1000美元的時候,這個國家容易產生社會的嚴重沖突,會影響社會秩序,會產生混亂。中國在達到1000美元的時候,我們就得小心。這句話我請教時問是哪個人說的?但找不著。那又是哪個國家說的?哪年說的?如果20年前說的,那個時候美元的價值和今天的環境不同,如果是在某個國家說的,那個國家的1美元和在中國的1美元價值不同,因為中國的平均價比國際低很多,有的國家比國際平均價高,那你怎么能也這么一個說法呢。因此,這個說法比較武斷,不是外國人說了我們就認為是對的。所以你這個問題特別有意義?!?/p>
趙啟正指出,中國的國情特別,所以在經濟問題上,在社會方面尤其有特點。不像自然科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在中國和美國都可以,并不存在中國和美國的相對論,或者日本相對論的區別。但是經濟不是這樣,政治制度更不是這樣,各國是各國的,不能是一個標準。原來叫普遍性,翻譯成中文,有人說是普適,有人說是普世,這樣中國人的理解不同了,翻譯就不同了,那你就要特別小心。(唐佳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