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扶貧不單單是把窮苦老百姓從大山里搬出來,更重要的是搬走老百姓心頭上的落后觀念之山。我愿一生都做一個‘搬山’的人?!睂幭幕刈遄灾螀^同心縣扶貧辦主任馬希豐在獲得中國消除貧困感動獎之后這樣說道。
7年來,馬希豐像愚公一樣,努力把貧困群眾從大山中搬出,把貧窮從人的心頭搬走,前后使11萬人走上了脫貧道路。
寒冬時節,馬希豐惦記著同心縣王團鎮紅溝陽洼村還沒有搬遷出來的46戶村民,決定趕在下雪封山前再去看一次。
同心縣地處寧夏中部干旱帶,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卻達2300毫米以上。年復一年的干旱將同心旱成了“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馬希豐就生長在這片旱塬之上,他深知如果讓父老鄉親繼續在這十年九旱的黃土地上生活,脫貧無異于天方夜譚。2007年,還在縣人大工作的他撰寫了一篇關于異地搬遷扶貧的調研報告交給上級,這和同心縣委、政府的生態移民構想不謀而合,縣里隨后決定調他任縣移民辦主任,負責全縣的移民搬遷工作。
移民是一個系統工程,老百姓背井離鄉,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都要安排妥當,從那時起,馬希豐的所有時間和精力就放到了移民身上。
有人舍不得離開故土,老馬挨家挨戶地上門勸說;村民對分房抓鬮有意見,老馬扯著嗓子解釋政策;移民遷到新家缺少生計,老馬到處跑著找項目要資金。7年多來,他幾乎每天只睡4個小時覺,跑遍了全縣所有自然村,跑報廢了兩輛車。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和兒女沒有說話的時間,和親戚沒有聯系的時間,我的時間為什么總是這么緊張?!崩像R在他的博客里這樣抱怨“時間太少”。
在老馬的努力下,居住在大山里的村民一撥一撥地搬遷出來,并逐漸脫離貧困。同心縣河西鎮同德新村安置著1100多戶生態移民,搬遷出來的移民每戶分到54平方米的新房,1畝庭院溫棚。交通、上學、飲水條件都得到了極大改善。
搬遷前居住在甘草掌村的村民馬英武在山里種地、放羊,一年家里收入不到5000元?,F在,他成為移民村旁邊一家枸杞種植企業的管理員,為企業提供枸杞管理服務?!拔沂值紫掠卸畟€人,每年3月到11月帶著他們給企業打工種植枸杞,收入是以前種地的十倍?!瘪R英武說。
把人搬出來容易,把落后的思想從村民腦中搬走難。在馬希豐看來,改變老百姓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才是扶貧的關鍵。在紅溝陽洼村,馬希豐正巧發現已經搬出去的移民苗老姐又搬了回來,他趕忙上前詢問。
“為啥又回來了?”
“下面房子院子小,不好養羊?;貋砟芏囵B幾只,還能種地?!?/p>
“搞養殖不能光看規模,最重要的是效益,在山里養純粹靠羊自己找草吃,幾年才能育肥出欄?還有你說種地,山里種小麥一畝打十幾斤,還不夠你的種子錢呢,種它干啥?”
馬希豐算了一筆賬后,讓苗老姐盡快搬回新家去?!吧嚼锶丝床坏酵饷娴氖澜?,導致思想落后,致富辦法少。把他們搬出去,最重要的就是開眼界,改變觀念?!瘪R希豐說。
從紅溝陽洼村的山溝溝里出來,馬希豐站在高處回望那片黃土中的村莊感慨道,“十三五”同心縣還要搬遷一萬多人,時間太緊迫了。盡快把大山深處的父老鄉親們都搬遷出來,把貧困戶都送到脫貧致富的路上,這是他現在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