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查了個地條鋼,比你批個鋼鐵項目震動可大多了?!?月8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如是說道。
為什么“查個地條鋼”比“批鋼鐵項目”震動大?有人可能覺得,批鋼鐵項目沒動著別人的“利益蛋糕”,查地條鋼(有隱患未達標的鋼材)則有,終歸需要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魄力。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更在于說審批與監管關系。這話前面,還有他的幾句觀點闡述:“監管也是改革。政府不該管的放給市場,該管的才能管得好?!?/p>
“市場最渴望公平競爭環境,政府轉變職能就要把更多精力轉向監管。宏觀部門不僅要會審批,更要學會監管?!?/p>
這些話,全是“時評語言”,隨便拎一句出來,就是個時事評論的標題。
不可重審批輕監管,“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
這也不是李克強總理首次就“審批”與“監管”的關系發表“評論”了。
2013年5月13日,他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講話稱,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實行“寬進嚴管”。這也給政府職能轉變“畫了個圖紙”。
這次會議上,他說了不少“吸睛”的話:“涉及改善民生的具體事項,要盡可能實行就近管理,不能什么事都到北京來批”“有些審批事項看起來讓人費解,如對一些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社會投資進行核準、對某些漁船船名進行核定等”。
而這段話,最能直觀體現他在“審批”“監管”關系上的觀點:這次轉變職能,放和管是兩個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做圓了,車才能跑起來。大量減少行政審批后,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實行“寬進嚴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發現問題就必須叫停、處罰,這往往要得罪人,甚至要做“惡人”,比事前審批難得多。工作方式也不一樣,事前審批是別人找上門,事后監管則是自己要下去,到現場了解情況,實施監管。同時,我們一些政府機關和干部在行政審批方面通常是輕車熟路,但在市場監管方面辦法還不多、經驗也不足。
“查地條鋼”就是得罪人的,也要俯下身去了解情況的,這比政府輕車熟路的審批,某種程度上確實更難。
但再難也得上,當年7月,他強調下放審批項目時又說,“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