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的理論支撐是什么?就是要尋找出民間藝術傳承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老藝術家們畢生提煉出來的最精髓的東西,要讓它成為支撐藝術前進的理論基礎。有人說,現(xiàn)在不應該革新,就應該回到從前那樣,曲藝就是逗笑兒的,不俗不樂,必須有俗的東西,甚至把庸俗的東西搞進來了。為什么大家容易被這種說法擾亂,就是因為我們缺少一個理論支撐,去剔除被歷史證明了是錯誤的東西。
在高等院校設立曲藝特設專業(yè),不但可以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曲藝創(chuàng)作和表演人才,還可以推進曲藝學術研究和理論建設,為曲藝發(fā)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支撐,這是很大的優(yōu)勢。
4、在全媒體時代,娛樂手段如此豐富,傳統(tǒng)的相聲、小品這些曲藝形式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目前我們整個曲藝說唱藝術隊伍是非常好的,但整個大的趨勢對我們壓力很大。盡管如此,我從來沒有對我們的相聲、小品包括各種民族說唱藝術喪失過信心。
現(xiàn)在許多人、特別是城市人對傳統(tǒng)說唱藝術在老百姓身上的“根深蒂固”和市場受歡迎度基本上不了解。我特別希望大家可以到基層尤其是第一線去看一看我們曲藝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在最接地氣的人民大眾那里。
河南平頂山地區(qū)的馬街書會,每年數(shù)十萬人自發(fā)地到那里。干嘛呢?聽河南墜子、聽河南大調曲子、聽山東琴書、聽西河大鼓、聽評書。就是在農村,就是在地頭,幾十萬人的場面,可以說一點不遜色于戛納。只不過戛納是在城市,是用金錢堆積起來的,而我們這里是在農村,是用人們最樸實的感情堆積起來的。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這個呢?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