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對你我意味著什么?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一劑良方
- 政府有能力,市場有潛力,企業有創造力,產業有活力,形成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整體合力。
- “新16條”將有力推動工業供給側改革
- 一旦工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效,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將取得重大進展。
- 破除戶籍制度限制,有利于供給側改革
- 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將創造性地統籌城市人口的需求與供給。
-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么?
- 高度重視糧食生產而導致環境負擔、經濟負擔過重也是一種不經濟、不理性的行為。
2016年退出股市去買房?
- 2016年的股市或不乏投資機會
- 整個市場沒有波段性的行情機會,個股機會同樣會精彩紛呈,有待投資者深入用心研究。
- 樓市頂層“好聲音”還須落地協奏曲
- 本次樓市政策調整有意剔除限購城市,是樓市去庫存的精準發力。
- 天價學區房是資源不均的現實標本
- 一個天價學區房的紀錄注定要被打破,這里面沒有底線,沒有上限,只有赤裸裸的不公。
- 消化商品房庫存要順應市場
- 市場的歸市場,去庫存化必須遵守和敬畏市場規律。
開局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大不同
- 使命與擔當,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 政府工作的落腳點就是堅持依法履職、堅持廉潔履職、堅持勤勉履職。
- 夯實綠色行政,助推綠色發展
- 要樹立綠色共同體和綠色主人翁的意識,踐行綠色生活,參與綠色治理,加強綠色監督。
- 新舊動能雙引擎,供給需求兩手抓
- 既要穩增長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也要大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以筑牢經濟發展的基石。
- 奔跑的傅瑩與大家的第四次“約會”
- 傅瑩回答的每個字句背后都有她在尋找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恰當方式與路徑的身影。
十三五,擁有獲得感的最好時代
- 五年看頭年 開局是關鍵
- “十三五”最大的目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 為決勝全面小康注入強大動力
- 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 貨幣政策穩健中更加強調靈活
- 我國經需要一個穩定的貨幣環境,降低融資成本,加快實體經濟發展。
- 分享經濟集中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
- 分享經濟強調人人參與,互聯網平臺打破了地域、城鄉、國別、性別等限制。
合作智庫: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改善收入,看財稅改革如何發力
- 稅負“只減不增”是新經濟的最大利好
- 在財政收入端“減稅”之后,要緩解公眾的稅負重之感受。
- “赤字換減稅”為 轉型升級置換新空間
- 為實現兩大目標,“赤字換減稅”是具有承前啟后作用的關鍵性政策安排。
- 稅負只減不增抓住了供給側改革關鍵
- 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旨在保證給經濟增長和供給側改革提供足夠“彈藥”。
- 國債利息收入免稅政策可考慮取消
- 國債利息收入免稅政策,與當今市場化的金融環境已不相適應。
二孩時代來臨,你敢生嗎?
- 二孩來了,家庭福利“被稀釋”了嗎
- 生二孩,則更多受身邊家庭的影響,尤其是同等收入階層熟人社會的抉擇,影響甚大。
- 通過計生法修正案看到的進步與保守
- 具有爭議性的內容被擱淺、不利于公民權利進步的被否定,體現的是國人權利的進步。
- 別逼女性在二孩和事業間作選擇
- 在既有職場生態和家庭分工下,“全面二孩”后職業女性所面臨的窘迫已經漸漸展現出來。
- 取消晚婚晚育假無助于全面二孩的落實
- 在超低生育率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采取逆向鼓勵的有力措施提倡適齡婚育甚至盡早婚育。
存錢養老,還是去看看世界?
- 為高齡農民工養老構建綠色通道
- 他們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社會有義務讓高齡農民工們安度晚年。
- 養老金如何上調才公平合理
- 今后真正公平合理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應該與個人繳費情況密切關聯的具體個性化的上調。
- “抱團養老”塑造助人自助的養老共同體
- 應對人口老齡化,只看到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三方面力量,卻忽視老年人群體的作用。
- 應對人口老齡化成最熱議題之一
- 明天我們如何養老、誰來解決養老難題,正在成為國人共同的關切。
互聯網+,一場關于生活方式的革命
-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提高扶貧精準度
- 發揮研究機構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方面的優勢,鼓勵相關學者研究扶貧數據和模型。
- “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簡除煩苛”
- 互聯網已經超越工具成為一種能力,與傳統行業融合后能夠賦予后者以新的力量。
- 善用“網動力"夯實農村扶貧“地基”
- “互聯網+精準扶貧”也已成貧困地區發展后發趕超重要抓手。
- 搭乘“互聯網+” 為夢想加油
- 在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已然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引擎。
合作智庫: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2016生態保衛戰打到哪?
- 十三五的生態環保有三大“攻堅戰”
- 要加大對環境治理、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 讓綠色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綠色消費和綠色外貿繼續成為我國經濟的增長引擎,拉動我國經濟走出下行壓力的霧霾。
- 夯實綠色行政,助推綠色發展
- 要樹立綠色共同體和綠色主人翁的意識,踐行綠色生活,參與綠色治理,加強綠色監督。
- 美麗中國,必將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 中國將自身建設生態文明的經驗通過各種合作渠道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
合作智庫:盤古智庫企業“自由戀愛”,金融“一池活水”
- 國企改革進一步去行政化
- 相關部門應出臺國資管理的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成為類似權責劃分的依據。
- 堅定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信心
- 在資本市場完全失靈、連續失靈的情況下,政府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穩定市場。
- 調整重組將成國企改革發展中樞
- 未來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并購重組將成為國企改革發展的中樞。
- 國企改革攻堅戰要向市場“借東風”
- 國企改革的目的不是別的,而是要成為真正市場主體,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公益慈善,掙脫“成長的煩惱”
- 自救或救親人外個人募捐為非法
- 如果是為了救助本人或者近親屬在網絡上發布求助信息,法律草案不禁止。
- 慈善立法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大進展
- 在收入分配制度中,以慈善為主的第三次分配對于社會公平的調節具有重要的作用。
- 《慈善法》為網絡慈善立規矩
- 網絡慈善有法可依太難,各式尋租與犯罪,在網絡慈善中渾水摸魚。
- 網絡募捐立法應當“張弛有度”
- 善款余額何去何從的背景下,終究不能光靠“口頭之爭”來下定論。
司法公正,體現在每一宗個案中
- 司法供給側改革:從公開公正到公信
- 理念的趨同是改革走向成功的前提,從公正到公信的改革路徑,清晰而具體。
- 集中火力重點打擊一些腐敗頻發領域
- 國企、“三農”、金融、司法等重點領域腐敗頻發,或形式隱蔽、或系統性塌方。
- 兩高報告:彰顯法治實力
- 加強隊伍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兩高”報告連續三年提冤錯案的意義
- 當公眾感受到了司法公正,必能增強法治信仰,這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基石。
最難的是政府自身改革
- 政府規范化建設進入快車道
- 在直接涉及民生的一些公共領域,防止出現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的傾向。
- 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必需
- 政務公開對于法治政府建設有比政府信息公開更為重大、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 未來五年,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 最終目的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 政府權力減法換來市場活力乘法
- 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把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放足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