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活動描述
-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定于3月11日9:00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多名政協委員將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全國政協副主席 齊續春:
各位委員,現在開會。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韓啟德、萬鋼、何厚鏵、盧展工、王正偉、齊續春、劉曉峰。出席今天大會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讓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2016-03-11 08:56:24
- 齊續春:
今天上午繼續大會發言,一共有15位委員發言。首先請李家杰委員發言,孟曉駟委員準備。
2016-03-11 08:57:10
-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李家杰:
我的發言題目是:發出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2016-03-11 08:57:27
- 李家杰:
中央政府提出的“十三五”規劃是中華民族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路線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最吸引全球目光的“中國故事”,而“十三五”期間也是發出中國聲音的最佳歷史機遇期。作為一個長期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界人士,我對話語權的重要性有深切體會。最初的國際競爭是對資源的競爭,隨后是對市場的競爭,與其追逐稀缺的物質資源,不如追逐稀缺的需求市場;今天則是對規則的競爭,誰能定義規則,誰就站在全球價值鏈的頂端。規則的競爭實質上是話語權的競爭。
2016-03-11 08:57:46
- 李家杰:
我認為,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關鍵在于找準世界需求。只有滿足全球需求,中國故事才能成為國際社會認真傾聽的“中國好聲音”。只要我們立足世界需求,便可發現,中國故事有以下三個發力點:首先,中國的社會發展是一個滿足世界生態需求的中國故事。在能源消耗上,美國人均年消費石油二十二桶多,中國只能在人均年消費石油兩桶多的情況下,以不斷降低能耗求得發展。如果全世界都追求美國人的這種高能耗生活方式,那么地球承載力必將突破極限,全球資源掠奪戰爭必會降臨。西方是以權利為本位,如果任由權利邏輯的單向擴張,那么釋放出來的權利訴求和物質欲望應該如何負擔?這是全世界都要正視的難題。中國故事所提供的解答則是從權利本位轉向責任本位。中華民族素來以責任為本位,強調責任高于權利,父母對子女承擔教養責任,今人對后人承擔歷史責任,所以每個地區的人也應當對地球承擔生態責任。
第二,中國故事為世界提供一個“善治”的新版本。中央政府提出的“國家治理”是一個好概念。它好在直接面對全球的“善治”需求,超越了意識形態和體制的對立及差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為實現13億人口大國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采取了一系列治國措施,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卓越成就。例如,此次我們共同討論的“十三五”規劃,這其實是以目標管理為核心的治理方式,既有凝聚全民族發展意志的剛性,又有充分討論溝通、尊重各界智慧的彈性,無疑是滿足世界治理需求的好聲音。又如我們的政治協商制度,類似模式還有很多,都值得認真提煉和總結。在此方面,我建議中央政府可以定期舉辦世界市長論壇,為世界各地不同體制、不同宗教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城市長官提供一個政府管治經驗的交流平臺。扶貧、基建、反恐、網絡、協商民主等議題都可以成為每屆世界市長論壇的主題,中國的市長們可以透過這個平臺,向世界講述中國治理的故事,當中會有不足乃至教訓,但成就有目共睹。
2016-03-11 09:01:27
- 李家杰:
第三,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滿足世界人心需求的中國故事。當今時代以西方價值觀為主導,中華民族在兼容、借鑒的同時,也更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德性先于自由”“義務重于權利”“群體高于個人”“和諧高于沖突”等價值觀更能滿足當今世界的人心需求。中國傳統文化的要義、精髓,與國際發展戰略緊密結合,才是更好的中國故事。例如,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中國應大力增進與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及文明借鑒。同時,美國通過好萊塢宣傳美國價值觀,我們同樣可以采用電影、音樂等向世界傳播中國價值觀,彰顯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甚至可以考慮在三大中國電影獎項外,單獨設立文化獎項,以表彰及鼓勵那些票房巨大,又極具中國價值觀的優秀影視作品。
綜上,如果中央政府能圍繞這三個方面的世界需求而發出中國聲音,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故事將不再是西方理論的注腳,而是中國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巨大貢獻。
2016-03-11 09:01:40
- 齊續春:
現在請孟曉駟委員發言,王興東委員準備。
2016-03-11 09:01:46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孟曉駟:
我的發言題目是:完善兩孩政策配套措施 保障婦女生育與就業同時兼顧。
2016-03-11 09:03:48
- 孟曉駟:
2016年新年伊始,全面兩孩政策正式實施。這項政策有利于進一步釋放生育潛力,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增加勞動力供給,降低居高不下的出生性別比,因而得民心、順民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面兩孩政策一出臺就迅速點燃輿情,“生還是不生”一時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大家在歡迎、歡呼的同時,也不乏疑慮和擔心。在現實中,育齡婦女的再生育行為與預期相比尚存較大距離,婦女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婦女并非“不想生”,而是“不敢生”和“生不起”。就業困難、經濟負擔、照料負擔像三座小山,壓在她們心頭與肩頭。
有人說為避免因生育而被用人單位“秒拒”,女性求職簡歷上最關鍵的話就是“已婚,有兩個孩子”。此話雖屬戲謔,卻非空穴來風。某晚報消息《女子懷二胎被要求“主動”辭職》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相關調查發現,這種現象并非個案。雖然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雇懷孕的女員工,但有些單位通過各種方式使懷孕的女員工感覺“待不下去”而“主動”辭職,還有一些單位為避免孕產期用工成本不愿招錄女性。這就使想就業、有職業發展愿望的女性難免對生育產生顧慮,特別是“生二孩”。
養育孩子的經濟負擔居高不下,家庭照料負擔沉重。一方面,公共托幼服務還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特別是針對零到三歲孩子的公共托幼服務幾乎為空白,而雇人照料孩子的費用甚至可能超過夫妻一方勞動收入;另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形成的優生優育理念,使多數家庭對子女養育的投入和期望不斷提升,更映襯出相關公共服務的短缺。
基于上述原因,生育對婦女的勞動參與、職業發展和家庭生活難免產生負面影響,使很多婦女和家庭陷于“生”與“不生”的糾結境地。因此,落實全面兩孩政策不能止步于松開“一個孩子”的政策,還需系列配套措施,解除女性和家庭后顧之憂,才能激發育齡夫婦再生育愿望,使好政策更好落地,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2016-03-11 09:05:28
- 孟曉駟:
鑒此,我們建議:1.大力發展公共托幼設施和服務,減輕家庭照料負擔。建議加大對托幼設施及服務的多渠道投入,特別是完善零到三歲孩子托幼設施及服務,加強對托幼服務的職業培訓和政府監管,為家庭提供更多的優質安全、接送方便、能負擔起的公共托幼服務,減輕家庭照料負擔。
2.出臺激勵措施,促進工作與家庭平衡。一是完善生育保險制度,規范內容、擴大覆蓋、落實待遇,提高統籌層次,實現政府托底。二是參考國際經驗,推行男女共享的帶薪育兒假,鼓勵男女共同分擔育兒責任。三是出臺降低企業雇傭女性用工成本的積極措施,營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環境。
3.加大執法監管,消除就業歧視。繼續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就業促進法》,盡快制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就業歧視監管機制。值得強調的是,婦女是我國具有潛力的優質勞動力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夫妻雙方均就業的家庭是我國家庭的主流。幫助女性平衡工作與生育,不僅有利于女性個人發展,也有利于家庭幸福,有利于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社會經濟長遠發展。
2016-03-11 09:08:10
- 孟曉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離不開婦女,發展要惠及包括婦女在內的全體人民?!敝泄仓醒雵鴦赵骸蛾P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明確了“促進社會性別平等”的相關要求,當前的任務是認真予以落實。我們期待全面兩孩政策配套措施加快出臺,且更為精準、更有溫度,使這項政策的實施為百姓帶來更多安心、更多實惠,真正實現利民利國。
2016-03-11 09:08:18
- 齊續春:
現在請王興東委員發言,王永慶委員準備。
2016-03-11 09:15:09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
我的發言題目是:創新是文藝的生命 原創是競爭的力量。
2016-03-11 09:15:26
- 王興東: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提出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重點扶持文學、劇本、作曲等原創性、基礎性環節,注重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避免過多過濫的重復改編。當下文藝原創疲軟主要是急功近利,心態浮躁。改編的多了,原創的少了;模仿的多了,創新的少了;離銀行近了,離生活遠了;離網絡近了,離群眾遠了。嚼別人嚼過的饃,踩別人的腳印走,拆別人的舊毛衣重織一遍,買外國的版權貼中國的標簽。習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創新能力不足很有關系?!?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原創是競爭的力量。原創版權在創造世界,在影響世界。美國電影以版權分賬長驅直入,搶占我們的市場,影響我們的心靈。面對激烈的競爭,如何提高文藝原創能力?我建議:一、全面提高保護原創的法度,加強打擊侵權的力度。抄襲剽竊者應列入黑名單,整肅行業道德。原創是用心血澆灌的花,用情感釀造的蜜。抄襲可恥,剽竊可惡,模仿可憐,復制可悲,創新可貴,原創可敬?!秳”拘薷恼l說了算》成為某省高考試題,足可見未經原作授權隨意篡改劇本,在國內已屢見不鮮。導演改,演員改,雇傭槍手隨意瞎改,改得面目全非。只有全面執行《著作權法》和《伯爾尼公約》賦予作者各項法定權利,才能激發創新活力,繁榮原創成果?!峨娪爱a業促進法(草案)》連電影院消防和衛生都納入法條,電影賴以生存的劇本創作和保護卻被忽略在外,舍本求末的立法必須糾正過來。
2016-03-11 09:15:56
- 王興東:
二、提升尊重原創的溫度,體現內容為王的高度。沒有作曲家的總譜,音樂會不能開演。沒有劇本,一切戲劇都無從開場。原創雖居幕后,內容為王,原創為首,其艱辛的發明和艱苦創造的成果,是整個文化產業鏈條的命根子,理應受到尊重?,F在看電影電視劇不知是誰編劇的。一長串總策劃、總顧問、總監制、總統籌、總制片、總協調署名在前,編劇不知塞在哪個位置。影片成功重導演,崇明星,媒體熱衷于炒作明星的外形,關注表皮,而無視根本,漠視原創?!豆げㄌ亍放臄z8部電影,5位導演沒有一位自稱是導演作品,倫敦奧運會上原作者羅琳被高高托起。一個尊重知識產權的民族,享受文化作品,應懷有飲水思源的社會良知,崇尚創新從尊重原創開始。對閻肅老師的宣揚,令我看到,原創享有的知名度,體現了國家的文明程度。
三、原創享有衍生產品的額度,才能克服有數量無質量的創作態度。原創者應對其作品享有類似物權的控制權利,終身受益。美國、日本電影編劇可以在互聯網手機分享收益,而我們編劇少有享受衍生產品的權益。一錘子買賣,短期效應,機械化生產,未經消化,急于推出,粗制濫造。只有保障原創的智慧成為永久的實惠,才會有十年磨一劍的精品問世。
四、作者扎根生活的深度,決定原創質量的精度。文藝創作是心靈工程,深入生活就是深入人心,投入多少感情就會產出多少感情。作者只有邁入百姓家的門檻,才能走入百姓的心坎,作品才會吸引觀眾邁進劇院的大門檻。一切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原創,必然植根于中國生活的土壤。應加大扶持作者深入生活,孵化原創,重獎原創。
培育原創,保護原創,尊重原創,文藝才能源遠流長。原創就是力量,原創就是膽量,敢同一切外來文化較量,唯有原創才能體現中國文藝家的智慧含量,才能傳播中國精神的正能量。
2016-03-11 09:17:11
- 齊續春:
現在請王永慶委員發言,蘇華委員準備。
2016-03-11 09:17:16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慶:
我的發言題目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2016-03-11 09:23:50
- 王永慶: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實現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必由之路。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當前科技成果轉化不暢、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瓶頸,致使一些科技成果躺在實驗室里“沉睡”,成果變“陳果”,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體制機制方面,國有科技成果資產價值評估難,影響科技人員積極性;現行評價體系使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對科技成果轉化既無主動投入的義務,又無自覺投入的動力,高等學??蒲谐晒D化率低,僅約10%。二是企業自身方面,能夠進行自主創新的企業還不多,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有效轉化機制;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不突出,國有企業創新動力不足,民營企業有動力但創新能力不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降低企業創新投入和引進先進技術的積極性。三是市場環境方面,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間接性市場引導機制尚未建立;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多以政府力量為主,市場力量仍較薄弱,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創新型人才及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培養等相對不足。
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撐企業技術創新,使我國盡早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建議:1.盡快出臺國有科技成果無形資產管理辦法。改革國有科技成果無形資產管理體制,對技術類無形資產處置等相關配套文件中明確授權、實施細則及流程指導,賦予單位、研發團隊、科技人員對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的自主權,簡化行政審批、備案程序。允許通過協議定價、掛牌交易、拍賣等市場機制方式確定國有科技成果無形資產價格。
2016-03-11 09:24:12
- 王永慶:
2.改革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評價體系。從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出發,除少數研究型高等學校從事重大基礎研究外,對大多數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應規定進行技術轉移活動是一種責任,并將科技成果市場貼近度、轉化率、產學研合作的項目數量、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的產值等納入科研評價體系。
3.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擴大知識產權法院和巡回法庭的設立,整合知識產權司法資源,突破地方保護主義壁壘;探索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為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提供專業支持;頒布相關指導案例和司法解釋,統一知識產權審判標準;提高判決執行率。
4.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把中試環節放在企業,院校和企業建立轉化機制,最終授權團隊轉化。加大力度支持企業聯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新型產學研合作組織。
5.完善創新投融資體系。建立多渠道的高技術產業投融資體系,鼓勵公益性或社會資本進入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環節。統籌考慮降低投資風險,建立針對各個環節的投資渠道,保障科技成果從研發、策劃、孵化、產業化的資金供給。鼓勵創投機構在創新型中小企業初創期介入。
6.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水平。一是搭建不同層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專業化對接平臺建設。改革國家科技成果登記管理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定期發布機制。二是加快培育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并對其加強指導和監管。通過后補助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務業向經營專業化、功能投行化、收益股份化、信譽品牌化方向發展。三是加快培育技術經紀市場,建設一支懂專業、懂管理、懂市場的技術經紀人隊伍。推動在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設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技術評估專業,培養科技成果轉化所需專業人才。
2016-03-11 09:25:52
- 齊續春:
現在請蘇華委員發言,姚克委員準備。
2016-03-11 09:26:00
-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現代教育集團董事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
我的發言題目是:增加職教高考 做到因材施考。
2016-03-11 09:26:16
- 蘇華:
高考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關乎國家未來的系統工程。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30多年來,高考制度不斷改革和調整,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正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成為我國高校錄取最重要依據。與普通高中、普通高?;馃嵴猩啾?,職業教育雖然承擔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任務,但招生困難,舉步維艱。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普通高中招生人數796.6萬人,中職招生619.8萬人,普職比約為1.3:1,遠低于國務院文件提出的“總體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2010年至2014年,全國中職學校減少2063所,其中民辦中職校減少25%,在校生減少38%,專任教師減少28%。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提出,要落實并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并把培養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為了適應我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中職學生必須從“就業為主”轉變為“升學就業并行”。
目前的高考主要為普通高中畢業生服務,如果說普通高中畢業生升入本科高校的通道是陽關大道,那么中職學生的通道就是羊腸小道。中職學生升入本科學校,只能選擇參加普通高校職教師資和高職班對口招生考試,這項考試仍采用“3+X”筆試閉卷考試形式,沒有考核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招錄數量極少,錄取比例很低,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升學需求。只用普通高考一個標準和規則來評價所有學生,難免會產生“龜兔賽跑”現象。如果龜兔不是“賽跑”而是“賽泳”呢?結果可能大相徑庭。只有根據參賽者自身情況,自由選擇“賽跑”或“賽泳”,才能讓每個人都公平享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因此,兩類教育應對應兩類考試,增加設置面向中職生的職教高考,實施因材施考,最后做到擇材錄取。為此,建議:
2016-03-11 09:26:42
- 蘇華:
深化職普融通,做到因材施教。大力支持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多樣化發展,形成學分互認、學籍互轉機制;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在兩類學校間自由轉學,為學生成才提供多樣化教育平臺;在實施“立德樹人”素質教育前提下,根據學生自愿選擇進行分類考試輔導,達到因材施教目的。
增加職教高考,做到因材施考。獨立設置職業教育高考,實行“30%文化素質+70%職業技能”考核方式,形成兩類教育、兩類高考“雙軌制”格局,體現因材施考公平性,促進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與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共同發展;普通高中學生和職校學生自由選擇參加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
改革招錄辦法,做到擇材錄取。在全國招生計劃中調整面向中職生的比例,逐步實現兩類考試在錄取人數上大體相當,體現擇材錄取的公平性。高等職業院校以招錄中職畢業生為主,不少于1/2;轉型高?;驊眉夹g性較強的本科院校應不少于1/3;“211”“985”等一本院校中的應用技術型專業也應確定一定比例面向中職招生。
人才沒有地域和領域限制,教育沒有三六九等區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只是類型不同,不是層次差異。行行能出狀元,人人皆可成才。我們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學巨擘,也離不開腳踏實地的能工巧匠。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兩類高考選拔各類人才??茖W育才選才用才,讓每個人的天賦及時發現、讓每個人的才能充分施展、讓每個人都有創新創業的舞臺,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不竭動力!
2016-03-11 09:37:18
- 齊續春:
現在請姚克委員發言,郭允沖委員準備
2016-03-11 09:37:44
-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浙江省主委姚克:
我的發言題目是:“三醫聯動”靠體制保障 醫改難題有中國解法。
2016-03-11 09:38:14
- 姚克:
醫改已進入第八個年頭,醫改成果亟待鞏固,體制機制障礙急需破除。根據農工黨中央調研情況,現對推廣三個代表性醫改模式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推廣福建三明經驗,破除部門利益藩籬,實現“三醫聯動”。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的改革方向?!叭t聯動”,由誰始動?大多數專家認為:醫改主要應改醫保。醫保在“三醫聯動”中發揮著關鍵的杠桿作用,對醫療醫藥資源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配置功能。醫保應從傳統的防范經濟風險向防范健康危害風險的方向轉變。在快速老齡化和慢病“井噴”的嚴峻挑戰面前,建立集醫療服務、醫療保障、醫藥供給于一身的體制勢在必行,部門分治格局已難擔引領深化醫改之重任。福建三明通過組建“三醫聯動”的強有力組織領導體制,使深化醫改柳暗花明。事實上,三明此舉是逼出來的,其改革的起因是城鎮職工醫?;鹈媾R入不敷出的崩盤風險?!氨粕狭荷健焙?,政府方顯打破部門利益藩籬的勇氣與魄力,將三醫職責整合到市醫改領導小組,黨委充分授權,由一位市領導主管,開啟了三保合一的有力舉措,成立了市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醫保資金巨虧、管理成本高昂等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采取次均定額預付、單病種付費等改革舉措,醫?;鹋ぬ潪橛?。通過“一品兩規”和“藥品采購院長負責制”等措施,藥品招采趨于合理,過度醫療受到遏制。結余經費用于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醫務人員收入大幅提升。我們認為,三明經驗應在醫改試點省中推廣,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要強化“三醫聯動”的組織領導作用,組建統一的國家醫保管理機構,為深化醫改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6-03-11 09:38:43
- 姚克:
第二,推廣安徽新農合經驗,勇闖大病醫保難關,消除因病致貧。安徽2003年建立新農合制度,2008年實現全省覆蓋,形成了“省級定政策、市級抓落實、縣級管執行、全省六統一”的體制,“三醫”由衛生部門統籌管理。至今,參保人數5190萬,住院補償比例58.53%,籌資1109億元,支出1015億元,收支平衡,參合農民廣泛受益。完成了180種常見病的病種付費改革,并將住院即時結報擴大到了省外,與醫療救助有機銜接。大病保險全覆蓋,大病保障實際補償水平近80%,超大額患者接近90%,大病保險已使20余萬人受益,補償金達9.8億元。這為精準扶貧提供了有力的健康支撐?!翱h域醫療共同體”和分級診療得以實施。全省有26個縣實現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的兩保合一。上述改革實踐破解了眾多醫改難題,群眾的醫改獲得感實實在在,關鍵在于大衛生體制對醫保和醫療統一負責,實現了基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和醫療服務質量最優化。我們呼吁:這一使安徽廣大城鄉居民受益的管理制度應堅持下去,廣泛推廣!
第三,推廣上海社區衛生經驗,創新家庭醫生簽約模式,有效管控慢病。慢病是我國主要健康威脅,慢病防控重點在基層,而基層的短板是人才匱乏。上海家庭醫生簽約模式的改革使該難題破解有望。2011年,上海開展10個區的家庭醫生制度建設試點,實行一個社區家庭醫生、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的簽約模式,優先向老年人與慢病居民簽約。目前24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家庭醫生制度,3816名家庭醫生服務于936萬居民,“管健康”和“管費用”并舉,實行家庭醫生初診制和轉診制,有效管控了197萬高血壓患者和60萬糖尿病患者。防治有機結合。該模式值得大力推廣。
以上醫改典型表明,我國醫改實踐顯示出強大創新活力與實施成效。若能擴大實踐范圍,凝煉政策要點升華為制度保障,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盯著抓、反復抓”,必能抓出成效,世界性醫改難題的中國解法將轉化成我國的制度優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健康中國目標定會如期實現!
2016-03-11 09:39:41
- 齊續春:
現在請郭允沖委員發言,邵琪偉委員準備。
2016-03-11 09:41:14
- 全國政協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郭允沖:
我的發言題目是:堅持就業優先 促進就業公平 以創業帶動就業。
2016-03-11 09:41:40
- 郭允沖:
就業是民生之本,沒有穩定的就業,發展注定不可持續,百姓也注定不會幸福?!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指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蔽艺J為,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政策和工作到位,“十三五”規劃規定的就業任務是可以完成的。同時也要看到,“十三五”時期全國城鎮年均新增勞動力約1500萬人,總量壓力依然較大,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就業總體吸納能力有所減弱;“去產能”將對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就業崗位產生較大影響,失業人員再就業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將加劇結構性失業的陣痛,招工難與就業難“兩難”并存;資源枯竭地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等重點地區,大齡求職人員、殘疾人、長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難度加大。因此,做好就業工作,確保就業穩定,仍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切實把政府的就業責任落到實處。要繼續堅持就業優先的方針,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把就業作為考核各級政府政績的重要指標,進一步強化政府促進就業和就業公平的法律責任。要深化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認識,明確創業創新的目的是帶動經濟增長、就業數量和質量的提升,避免一哄而上,以行政力量過度推動和盲目創業,或以鼓勵創業為名推卸政府的就業責任。
2016-03-11 09:54:28
- 郭允沖:
二、把基本建立起城鄉一體化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作為落實“十三五”規劃的剛性任務。長期以來,我國就業公共服務政策碎片化、機構分散化、內容粗放化,導致投入不少,效果欠佳。建議在“十三五”時期通過建立統一規范、依法保障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統一規范、依法保障的就業市場的建立。要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就業信息系統,實現人崗精準對接;探索開展就業需求預測評估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引導學校專業設置、培訓機構業務開展和勞動者自主選擇;研究制定城鄉一體化的政策制度,促進勞動力市場的平衡與穩定。
三、融學業、就業、職業、創業于一體,為創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建立與中小微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機構,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老大難”問題。強化創業培訓,全面提升創業者的創業就業能力。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和方法,為創業提供針對性強的扶持和服務政策。健全創業準入和退出機制,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天使基金,解除創業者的后顧之憂。要加大項目政策資金支持和對口援助力度,大力解決新疆、西藏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就業問題。幫助生態保護地區發展后續產業,變生態保護壓力為就業崗位來源。實施再就業計劃,幫助結構調整中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四、以“中國制造2025”倒逼教育體制改革,使之同經濟發展與勞動就業相銜接。要以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為契機,著力把經濟發展轉變到依靠勞動力素質提高和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逐步實現以“知識經濟”替代“肌肉經濟”、用“人才紅利”替代“人口紅利”。高等教育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專業課程設計,強化能力培養。要強化職業教育,逐步將職業教育比重提高到占全體適齡青年的70%左右。
2016-03-11 09:54:47
- 齊續春:
現在請邵琪偉委員發言,王國強委員準備。
2016-03-11 09:54:53
-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旅游局原局長、黨組書記邵琪偉:
我的發言題目是:旅游業在扶貧攻堅中大有可為。
2016-03-11 09:55:13
- 邵琪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這是一塊總量大、任務重、防返貧難的“難啃的硬骨頭”。旅游業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開放產業和民生產業,與“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在扶貧攻堅中大有可為。
一、旅游扶貧具有獨特優勢。旅游扶貧門檻低、投資少、就業容量大、見效快。從農村的“能工巧匠”到家庭農婦都能參與,甘肅隴南一些農村婦女,依靠出售手工編織品、西和刺繡,每天可掙100元左右。全國類似的實例數不勝數。預計到2020年,旅游將帶動全國約1200萬貧困人口脫貧,約占貧困人口的17%。旅游扶貧是“造血式”扶貧,可持續性強。通過開發貧困地區的旅游資源,形成農家樂、牧家樂、藏家樂及其他特色旅游產品,構建旅游產業鏈,是開發式、產業化扶貧,具有培育特色產業、增強發展能力的造血功能。旅游扶貧是物質和精神“雙扶貧”。通過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旅游者的直接交流,貧困地區居民可以接觸到新的思想觀念和現代生活方式,可以改變當地相對封閉、落后的生活狀況,實現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二、旅游扶貧實踐中創造的有效方式。一是開門搞經營。主要是經營農家旅館、農家餐館等方式。如廣西桂林龍勝縣現有農家旅館1200多家,農家樂800多家,近3萬人成為“扛著犁耙種田地,唱起山歌搞旅游”的“兩棲農民”。類似的農家樂和鄉村旅館全國已有200多萬家,年營業收入達3200億元。二是參與搞接待。主要以參與鄉村旅游接待服務的方式開展。如貴州銅仁江口縣寨沙侗寨村民通過參與鄉村旅游經營和服務,戶均年收入13萬元,有30戶年收入超過20萬元。
2016-03-11 09:55:34
- 邵琪偉:
三是土特產品變旅游商品。主要是增加農副土特產品附加值。如河南洛陽欒川縣依托鄉村旅游,把當地農副土特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培育出“福記山寨”“黑元土豬”“奧達特食用菌”等旅游商品企業35家,三川玉米糝、叫河高山蔬菜等農村隨處可見的“土疙瘩”,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疙瘩”。
四是實物資產變金融資產。主要是通過土地房屋租賃流轉等方式實現。江西贛州大余縣大龍村通過將土地、林地流轉給丫山景區統一進行開發及在景區務工,戶均年收入達3萬元,惠及周邊1000余戶,其中貧困戶200多戶。五是農民變股東。主要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人力等入股分紅等方式。如重慶忠縣石子鄉將農戶承包的土地、林地入股鄉村旅游股份合作社,每股每年最低分紅400元,戶均每年比原來增收1000多元。合作社根據收入情況,年底還會進行利潤分紅。
三、建議大力支持旅游扶貧。旅游扶貧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少規劃、缺少資金、缺少特色、缺少人才等問題。為此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將旅游扶貧列入國家扶貧開發的總體規劃,并單列專項規劃,加大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二是整合各部門、各方面的資源,形成旅游扶貧工作合力。統籌運用涉農、科教文衛體、金融服務、生態環境治理、交通、水利水電設施等相關專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三是因地制宜,注重個性化開發和產業特色化發展。結合各地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發展生態旅游、民俗旅游、休閑度假、養老和健康旅游,吸引自駕游、探險游、背包族等新業態游客。四是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真正還富于民。把旅游開發收益變成農民看得見、裝進兜的“真金白銀”,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五是實施多途徑開發方式。探索“公司+農戶”“景區+農戶”“協會+農戶”等方式,讓農戶獲取勞務、薪金、租金、股金等涉旅收入。
2016-03-11 10:04:45
- 齊續春:
現在請王國強委員發言,楊志明委員準備。
2016-03-11 10:04:54
-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
我的發言題目是: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 提升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科技競爭力。
2016-03-11 10:05:14
- 王國強: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引起了海內外對中醫藥的熱議,也對中醫藥在生命科學領域有新突破寄予了更多關注和更大期待。中醫藥(含民族醫藥)是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能。國際社會也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的價值。歐美等發達國家正在利用資金、人力和技術的優勢,搶占中醫藥科研高地。多個發達國家和大型藥企加大中藥新藥研發,搶先發掘中藥新藥資源,搶先注冊中醫藥國際專利,搶占市場先機,對我國中醫藥發展形成了超越和洼地倒逼效應,整體形勢逼人。
目前中醫藥科技創新還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科技創新主體單一,動力不足。主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主體,而大中型企業設置科研機構的比重僅為50%左右。由于靠市場營銷可以較快贏得較高的利潤,企業大多缺乏研發的積極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很少,尤其缺少大品牌、大品種。二是科研創新平臺分散,協同不夠。目前還沒有一個中醫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已有的中藥或天然藥物科技創新平臺數量也不足,分布不均衡,協同機制不暢通,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成果轉化率低。三是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分散重復?!笆濉逼陂g,“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共投入約400億元,僅為美國強生制藥一年的研發投入,投入到中藥新藥創制的經費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我國中藥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重約為1%—2%,而國際領先藥企的比重是咱們的10—20倍。中醫藥基礎和臨床方面的科研投入更是不足,缺少大項目,而且分散在不同部門、不同單位,低水平重復現象突出。四是科技創新導向偏離,目標不清。當前,對中醫藥科研的評估更多采用現代醫學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加上縱向科研項目的申報模式,導致中醫藥創新探索性的科研課題少,圍繞重大疾病防治聯合攻關的“大兵團”模式少,轉化為市場產品和臨床技術的少。
2016-03-11 10:05:46
- 王國強:
為把中醫藥這個科技資源原創優勢的潛力和活力激發出來,進而轉化為知識優勢、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建議:第一,把中醫藥繼承創新研究提升為國家科技戰略。中醫藥是我國為數不多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領域,是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科技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把中醫藥繼承創新研究作為國家科技戰略的重要方面,制定國家中醫藥繼承創新計劃。
第二,改革中醫藥科技管理體制。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部門聯席會議框架下,建立中醫藥科技會商協調制度,加快中醫藥科研管理專業機構建設。創新中醫藥科研評價方法,完善評價標準,體現同行評議。改革中醫藥科技獎勵制度,在國家科技獎勵、院士評選等方面,對中醫藥領域單列或明確為單獨領域。
第三,聚焦重大需求,加大支持力度。建設國家中醫藥科研創新平臺,組建國家實驗室,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臨床研究中心和基地,深化國家中醫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形成開放、共享的協同創新平臺。圍繞人類重大健康問題凝練一批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大項目,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中醫藥傳統研究方法,開展多領域、跨學科聯合攻關,產出一批原創性、引領性、前沿性重大科技成果,并轉化為產品、技術和服務。
第四,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優化中醫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加快培養一批中醫藥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完善中醫藥科研人才崗位管理,推動人才流動。改革分配機制,體現知識價值導向。
2016-03-11 10:06:58
- 齊續春:
現在請楊志明委員發言,蔣作君委員準備。
2016-03-11 10:07:08
- 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楊志明:
我的發言題目是:促進農民工市民化 要破解“三難”實現“十有”。
2016-03-11 10:07:24
- 楊志明:
“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新型城鎮化要促進農民工市民化。我國農民工正從新型勞動大軍成長為產業工人的主體(2015年達2.77億人),規模之大、流動之大、貢獻之大、潛力之大,在世界范圍前所未有。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不僅是技術、設備、管理的提升,更重要是勞動者素質、尤其是農民工技能的提升。
中國特色的農民工發展道路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就業帶動,二是保障地權,三是漸進落戶。經濟新常態下農民工發展面臨著新變化。經濟增速放緩給農民工就業總量增長帶來壓力,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常態。我國農業轉移勞動力正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產業結構走向中高端正呼喚農民工技能提升。
農民工市民化要克服“三難”:(一)缺少技能,穩定就業難。當前,農民工技能水平總體偏低,受過政府補貼的技能培訓人數約占1/3,不少大城市實施積分制落戶政策,高技能先落戶、低技能后落戶、少技能難落戶,缺乏技能的農民工往往成為城市過客。對農民工的技能“武裝”是當務之急。(二)改善住宿條件和大城市落戶難。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大多居住在地下室、工棚、集體宿舍或者城郊小產權房等陋屋。多渠道解決住房已成為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基礎工程。(三)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解決“一低一多”問題難。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比例較低,勞動爭議案件較多。
2016-03-11 10:08:00
- 楊志明:
按照五大發展新理念,“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民工市民化要努力推動“十有”:(一)進城有工作。大力發展農民工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即使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家庭服務業仍然逆勢上行,年均增長百萬人。(二)上崗有培訓。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并作為“國家工程”,到2020年,使每位農民工都能有1次以上政府提供補貼的技能培訓,基本消除新成長勞動力無技能上崗現象。(三)勞動有合同。建筑業、餐飲業等流動性大的行業可將口頭協議逐步轉變為適用于農民工的簡易勞動合同。
(四)報酬有保障。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措施重拳出擊,嚴厲懲治欠薪犯罪,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癥”。(五)參保有辦法。努力擴大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覆蓋面。研究完善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保障他們“不管到哪兒干,養老保險接著算”。(六)子女有教育。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以公辦學校為主接受義務教育。推動各地建立健全并落實好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流入地參加中高考的實施辦法。(七)住宿有改善。推進以滿足農民工為主的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把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
(八)維權有渠道。按照“鼓勵和解、強化調解、加快仲裁、銜接訴訟”的要求,及時公正處理農民工勞動爭議。建議對一般小額案件采取簡易仲裁。(九)生活有文化。推進農民工集中居住點“兩看一上”工程,使農民工能看報紙、看電視,有條件的能上網。加強對農民工的人文關懷,努力營造理解、尊重和關愛農民工體面勞動的社會氛圍。(十)發展有目標。農民工市民化要實現兩個基本轉變:一是從普工到技工的轉變,有條件的還可以向技師、高級技師發展,成為穩定就業的新型產業工人;二是從農村居民向新市民轉變,促進在城鎮落戶和未落戶的實施居住證制度。推進農民工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群體融入社會,使農民工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寶貴人力資源!
2016-03-11 10:09:05
- 齊續春:
現在請蔣作君委員發言,王智彪委員準備。
2016-03-11 10:09:10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
我的發言題目是:促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發展 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做好人才準備。
2016-03-11 10:09:26
- 蔣作君:
少年兒童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創新能力整體偏弱;多數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較差;身體素質堪憂,一些慢性病已低齡化;許多孩子長大快,成熟慢。提高少年兒童綜合素質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當務之重,更是“十三五”規劃任務中的當務之急。為此建議:一、著力培養少年兒童的創新能力,使之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后備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起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要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讓小學生讀《十萬個為什么》叢書,給學生講科學家的故事,從啟迪思維和想象力、培養創造欲望、尊重個性發展等方面入手,著力培養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建議國家舉辦各種少年兒童科技創新競賽活動,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氛圍。抓緊建立更多的創客空間并支持學生進入,鼓勵學生爭做“創客”,寧可將生活過成“省略號”,也要將事業做成“驚嘆號”。
二、著力培養少年兒童的動手能力,讓“大國工匠”成為技術強國的生力軍。要實現“中國夢”,不僅需要一大批創新型人才,而且需要更多的應用型、技藝型人才。要學習德國的經驗,舉辦“二元教育”,著力培養應用型高端人才。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基礎,不僅要看筆試成績,而且要看動手能力;在教學上,要重視實訓教學,還要教給少年兒童做家務的方法及生活常識,“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苯Y合社會實踐和生活體驗,為少年兒童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和體驗環境,培養更多現在擅長“小制作”、將來揮動“大手筆”的“大國工匠”。
2016-03-11 10:20:25
- 蔣作君:
三、著力教育少年兒童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新一代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F在少年兒童“知道周迅的人多,知道魯迅的人少;知道比爾的人多,知道保爾的人少”。學校要加強開展有針對性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各級婦聯要廣泛開展“為國教子”活動,舉辦“朱子治家格言”“顏氏家訓”等培訓班,幫助家長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各級領導干部和名人應發揮表率和帶頭作用,做好榜樣和示范;共青團和少先隊要開展好組織教育和主題教育。要設立優秀少兒影視作品獎,凈化互聯網環境,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教育。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并逐漸根深蒂固。
四、著力培養少年兒童的健康素質,造就身心健康的“棟梁之材”。加強圍產期和兒童醫療保健工作,促進優生優育和兒童身體健康。加大體育成績在升學分數中的比重,在“文明其精神”的同時,“野蠻其體魄”。要注重培養少年兒童的情商,根據其不同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培養好習慣,養成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使其具備健全完善的人格,使中小學生懂生命、懂生存、懂生活。
五、著力從國家層面入手,解決規劃、體制、機制等問題。一是制定促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明確在婦女婚前婚后、孕期、產前產后、孩子0—3歲、幼兒園、小學、中學各階段相關部門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笆濉睍r期要加快幼兒園、少年宮、小學、兒童醫院等擴容,加強兒科醫生和幼師培養。二是建立協調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建立由各級黨委牽頭負責,教育、司法、衛計、民政、體育等部門和文明辦、網信辦、共青團、婦聯、關工委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為促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建立更加科學、符合培養目標的評價體系。重中之重是要改革高考制度。高考指揮棒具有導向作用,要把培養有創新意識、動手能力、道德情操、合作精神、人文素養、知識底蘊、健康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融進高考指揮棒。
2016-03-11 10:21:39
- 齊續春:
現在請王智彪委員發言,姚濱委員準備。
2016-03-11 10:21:47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彪:
我的發言題目是:提質增效推動“雙創”縱深發展。
2016-03-11 10:22:30
- 王智彪: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新常態下推動經濟轉型增長的關鍵舉措之一。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種扶持政策密集出臺,“雙創”環境不斷改善,創業創新蔚然成風。據官方統計,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數量已從2010年末的896家增長到2014年的1600多家。
需要指出的是,“雙創”熱潮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扶持政策落地難。據統計,自中央提出“雙創”以來,有關部門和地方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支持“雙創”的政策措施已超過2000條。但是,南方周末、大粵網和騰訊問卷在2015年底對全國1310個創業團隊進行的《創業優惠政策實施現狀問卷調查》顯示,89.8%的調查者對政府出臺的創業扶持政策“完全不了解”,90.5%的調查者沒有申請過創業扶持,89.2%的調查者覺得申請創業扶持的過程很難,57.0%和25.3%的調查者分別認為“政府宣傳力度小,自己沒有途徑得知”和“政策內容復雜難懂,看了不明白”。由此可見,如何從這些優惠政策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已經成了創業者“幸福的煩惱”。這其中,既有政出多門的問題,也有部分基層官員工作方式的原因。
二是風險意識缺乏。創新創業要有熱情,但也要冷靜思考。創業有風險,創新不簡單?!翱焖僦赂弧薄案哳~利潤”的背后往往潛藏著巨大風險。特別是本輪“雙創”熱潮的中堅力量是涉“市”未深的青年群體,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以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市場化運作能力。另外,股份分配不合理導致企業停滯、眾籌股東退出難、盲目上馬P2P項目等現象也引起關注。
2016-03-11 10:22:49
- 王智彪:
三是質量效益亟待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迎合口號、一哄而上、拔苗助長等不良傾向。譬如,硬性規定每個市縣必須設立若干數量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孵化器數量增長之快幾乎來不及統計,已經高于“雙創”的需求,且質量良莠不齊。一些高校創業實踐存在重“量”輕“質”現象。影視制作、打字復印、網絡銷售等科技含量不高的創業搞得轟轟烈烈,且同質化傾向明顯,之后“水過地皮干”“一地雞毛”。孵化器孵化出的多為短平快項目,真正具有顛覆性創新的卻不多。
“十三五”期間,要提質增效,著力推動“雙創”縱深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打破“信息孤島”,推進“雙創”政策落地。加強對政策的簡潔化、口語化、圖片化解譯和宣傳,提高政策的可知性、可用性和人群知曉率。深入挖掘“雙創”企業和人員信息數據庫,精準匹配和推送與其行業、項目有關的政策法規,提高政策投放的精準性。專設服務窗口,建立“雙創”統一審批、服務平臺,提供同步和跟蹤服務,實現“簡約化、省時間、低費用”,提高“雙創”政策的轉化率。
二是加強風險意識教育,正確引導創新創業。創業有風險,輔導很重要。一方面要防范輿論片面引導,另一方面要建立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多層次、多渠道的創業教育體系,鼓勵社會力量發展創業服務機構,讓更多具備創業經歷和創新思維的導師從事創業教育和風險宣傳,讓公眾和從業人員認識到“雙創”中存在的風險。
三是多措并舉,提升創新創業質量。加大政府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力度,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創新創業。支持科研院校與創新創業企業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營造產學研一體化的“雙創”生態系統,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又提升創業的科技含量。鼓勵上市公司、傳統企業依托自身資源發展加速器,在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和價值實現的同時,推動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互聯網,催生新的增長點,加快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016-03-11 10:24:03
- 齊續春:
現在請姚濱委員發言,薄紹曄委員準備。
2016-03-11 10:24:10
-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花樣滑冰隊總教練姚濱:
我的發言題目是:籌辦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 大力促進冰雪運動發展。
2016-03-11 10:24:38
- 姚濱: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這不僅是中國體育界的喜事,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好冬奧會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I辦好北京冬奧會,對于促進我國奧林匹克事業發展,帶動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對外交往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良好形象,意義十分重大。在申辦成功的那一時刻,我作為一名從事冬季花樣滑冰項目50年的體育人,心情無比激動,隊員們也跳起來緊緊相擁,眼含著淚水相互道賀。
自1980年首次參加冬奧會以來,中國共參加過10屆冬奧會。1992年實現獎牌零的突破,2002年實現金牌零的突破,共獲得53枚獎牌。其中,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花樣滑冰和速度滑冰項目都曾經在冬奧會上獲得過金牌。一批優秀運動員在冬奧會上脫穎而出,取得不凡的戰績。比如花樣滑冰雙人滑項目,申雪/趙宏博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為中國奪得歷史上第一個該項目奧運會冠軍。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和人民培養的結果,是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具體體現?!皣\興則體育興”,我們欣喜遇上了好時代。
但是從我國冬季運動發展現狀看,還存在著諸多的短板和不足,與成功辦好冬奧會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國冬季運動基礎底子薄,后備人才少,項目發展不均衡,場地設施條件落后且數量嚴重不足,冰雪體育裝備制造業幾乎空白。為此,提出如下建議:首先,辦好冬奧會,需要更多的省市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預計北京冬奧會上將設置102個左右的小項,這需要充分調動全國各地和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備戰。要在國家隊的管理模式上改革創新,除重點優勢項目由國家主抓外,有些項目可以讓地方主抓,有些項目可以讓企業主抓,有些項目可以讓院校主抓。
2016-03-11 10:41:51
- 姚濱:
其次,辦好冬奧會,需要大力推動群眾冰雪運動的開展。要研究制定“中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和“中國冬季項目群眾體育發展規劃”等一攬子方案,爭取借籌辦冬奧會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宣傳、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特別是要制定措施,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關注和參與冰雪運動。
第三,辦好冬奧會,需要加大投入建設冰雪場地設施。據最新的統計,我國大大小小的雪場已達500余個,但與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要求相比,還遠遠不夠。特別是用于專業訓練基地嚴重不足,需要建設國家冰上訓練中心、雪上訓練中心,以及各種夏季訓練基地和轉訓基地。
第四,辦好冬奧會,需要促進我國冰雪產業大發展。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蘊藏著巨大商機,冰雪旅游、冰雪競技表演、互聯網+等相關產業要做大做強。冰雪產業作為綠色、朝陽產業,也有利于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冰雪產業的迅速發展必將與冰雪運動的發展相互促進。
第五,辦好冬奧會,需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冰雪運動的網絡體系,同時帶動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交通路網、醫療衛生等基礎建設,打造“京張文化體育旅游帶”,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冬奧會帶來的發展成果。
我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我們體育人的共同努力和頑強拼博,北京2022年冬奧會一定能夠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2016-03-11 10:50:47
- 齊續春:
現在請薄紹曄委員發言,朱永新委員準備。
2016-03-11 10:50:54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監事薄紹曄:
我的發言題目是:精準施策強化落實 不讓殘疾人在小康進程中掉隊。
2016-03-11 10:51:13
- 薄紹曄: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全國人民實現美好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殘疾人與全國人民共同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不僅是8500萬殘疾人和3億殘疾人親屬的殷切期盼,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殘疾人的貧困問題具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殘疾人貧困比例高。根據2015年全國殘疾人實名制專項調查,農村貧困殘疾人為964萬,約占調查對象的50%,農村殘疾人的貧困發生率遠高于一般人口8%的貧困發生率
二是殘疾人貧困程度深。殘疾人就業率低,缺少穩定收入來源,收入水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多數殘疾人還要長期承擔醫療、康復訓練、配置輔助器具等額外支出,殘疾人普遍收入少,支出多。另據調查,還有90萬貧困殘疾人沒有自己的住房,71萬貧困殘疾人生活在危房中。這導致許多殘疾人長期生活貧困。三是殘疾人脫貧難度大。全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為4.08%,而殘疾人文盲率為43.29%,兩者差距顯著。受教育缺失是制約殘疾人就業脫貧的重要原因。不同殘疾類別和殘疾程度的殘疾人就業需求差別較大,但針對殘疾人的就業服務還不能充分適應殘疾人的實際需求,即使接受過培訓的殘疾人,往往又缺少資金、生產資料、信息等后續扶持,導致培訓后實現生產增收的殘疾人比例不足60%。一些有創業能力的殘疾人在申請貸款時,又因難以提供抵押和擔保,而得不到資金扶持。這些情況交織并存,殘疾人脫貧面臨很大挑戰。
2016-03-11 10:51:34
- 薄紹曄: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莊嚴承諾?!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進一步規定了殘疾人脫貧的主要任務目標和工作措施,這讓廣大殘疾人對脫貧致富奔小康充滿信心。殘疾人擺脫貧困是實現全面小康、攻堅克難的重中之重。提出以下四點具體建議:一是讓殘疾人基本實現居者有其屋。國家目前正在統籌解決農村危房改造問題,建議在國家“危房改造”項目中將殘疾人危房戶全部納入,優先解決。國家目前還沒有解決農村無房戶的專項政策,建議國家盡快立項推進,并將殘疾人無房戶優先納入。
二是采取針對殘疾人的社會救助措施。加快推進殘疾人普遍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讓殘疾人能看病、看好??;積極推行殘疾人普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提高資助標準,讓殘疾人老有所依;認真落實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納入低保政策,采取分類施保,適當提高殘疾人低保待遇。三是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國務院要求各地自今年起,建立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各地應盡快予以落實,促進逐步建立我國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從根本上保障殘疾人過上小康生活。
四是要將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建議針對殘疾人的實際需求和具體情況,分別開展生產技術培訓、生產資料配發、產品銷售扶持、異地就業、貸款資金擔保等幫扶措施,發揮殘疾人自立自強精神,實現就業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倳浀脑捔?500萬殘疾人倍感溫暖。我們堅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格外重視下,在全社會的格外關心和支持下,殘疾人將會有更多的獲得感,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征程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2016-03-11 10:52:40
- 齊續春:
現在請朱永新委員發言。
2016-03-11 10:52:47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
我的發言題目是:人心就是力量。
2016-03-11 10:53:01
- 朱永新:
今年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這已經是總書記一個月內第二次強調這個觀點??倳浀闹v話提醒我們,在傾聽人民呼聲已經成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要原則時,我們還需要特別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也是最偉大的力量。人心向背決定力量對比,從而決定事業成敗得失。這是一個最簡單也最深刻的道理。
人心就是力量,這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古今中外,任何王朝的興衰更替,背后無不是民心在起作用,古人也早已深刻總結出這樣的真理:“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心就是力量,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經驗給我們的啟示。人民解放軍為什么能夠戰勝人數遠遠比自己多、裝備遠遠比自己強的國民黨軍隊?毛澤東的回答就是一句話:共產黨贏得了民心。人心就是力量,這也是戰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災難給我們的啟示。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災難,都是一塊試金石。就像汶川地震,能夠粉碎高樓,奪走生命,卻又凸顯出民心的堅強、善良與團結。
人心就是力量,這更是我們當下應該充分調動的力量。因為,在困難面前,尤其需要全民同心。目前經濟出現了下行的現象,但我們的發展空間和回旋余地仍然很大,有待存量盤活的財力與人力資本仍然很大。比如,我們僅僅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就達到1.2億,超過了日本總人口和美國的勞動力總量;我們2億多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能把這些人的能量充分發揮起來,我相信,那一定能創造出新的奇跡!
2016-03-11 10:53:25
- 朱永新:
人心就是力量,要求我們各級黨政機關用心去了解民意、傾聽民聲。老百姓最希望什么?老百姓最憎恨什么?老百姓希望日子過得更好一些,希望居住的環境更美一些,找到更穩定的工作、有滿意的收入,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自己老而無憂,有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等等。老百姓最痛恨官員腐敗,政府低效不作為。如果把老百姓對幸福的具體指標變成我們真正的奮斗目標,杜絕老百姓憎恨的行為,我們就真正和人民站到了一起,就能贏得人心,就會有力量。
人心就是力量,也要求人民政協更好地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團結與民主是政協的兩大主題。人民政協因團結產生,依團結存在,靠團結發展,作為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理應在團結人民、凝聚人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時強調,人民政協“要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匯聚起共襄偉業的強大力量”。所以,政協既要成為民聲的“擴音器”,把弱者的聲音放大,把智者的聲音遠播;又要成為民意的“共鳴箱”,傾聽不同側面的多種聲音,找到同頻共振的地方,善于調研辨析、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增進共識。
人心就是力量,也要求我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盡心履職,努力察實情,講實話,謀實策。我們要進一步發揮好“智庫”的作用,發揮好界別的優勢,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中國這艘巨輪正在全力抵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彼岸,需要中國共產黨掌好舵,也需要包括各民主黨派成員在內的全國人民一起劃好槳。同舟共濟,就一定能乘風破浪,將暴風驟雨笑看為沿途風光。
人民為國家之基,人心則為國家之根。根的力量,表面難以看見,卻在深層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我們堅信,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只要有全國人民的心手相牽,就沒有什么困難不可克服,沒有什么風雨不可阻擋。因為——人心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孕育著未來,催生著希望!
2016-03-11 10:54:26
- 齊續春:
今天上午的大會發言進行完畢?,F在休會。
2016-03-11 10:54:32
圖片內容: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 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主持會議
- 與會委員聽會
- 李家杰委員
- 孟曉駟委員
- 王興東委員
- 王永慶委員
- 蘇華委員
- 姚克委員
- 郭允沖委員
- 邵琪偉委員
- 王國強委員
- 楊志明委員
- 蔣作君委員
- 王智彪委員
- 薄紹曄委員
- 朱永新委員
- 姚濱委員
圖片大圖: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新華社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
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
新華社
-
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主持會議
新華社
-
與會委員聽會
新華社
-
李家杰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孟曉駟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王興東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王永慶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蘇華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攝
-
姚克委員
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
郭允沖委員
新華社記者龐興
-
邵琪偉委員
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
王國強委員
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
楊志明委員
新華社記者龐興雷
-
蔣作君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王智彪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薄紹曄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朱永新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
-
姚濱委員
新華社記者張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