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俯瞰位于濱河大道和深圳河之間的鹿丹村。中國網圖片庫 鄧飛/攝
深圳鹿丹村,位于濱河大道和深圳河之間,與香港隔河相望。在深圳提起鹿丹村這個名字,十幾年前,深圳人會想到的是官員名流村,因為這兒曾住著深圳的諸多官員和各界社會名流,而現在說起它,更多的是跟海砂房、拆遷等詞匯糾結在一起。
鹿丹村這回是真的要拆遷了,從1989年建成,只存在了短短25年,因建造時使用了大量的海砂,約上世紀末,被侵蝕的墻體逐漸開始開裂,外墻剝落,在墻面上留下了被村里人稱為“斑馬紋”的奇怪紋路。很難想像,今天這個顯得破敗的小區(qū)曾經的顯赫一時,當時“深圳最高檔小區(qū)”、“全國第一文明社區(qū)”的光環(huán)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殆盡,等待它的只能是拆除重建。從2000年開始,政府著手對鹿丹村實施改造重建,但因拆遷補償問題發(fā)生爭議,此后改造工作幾起幾落,至2012年,原來圍繞改造的諸多問題一一解決,鹿丹村終于迎來了重生的機會。
走進村里,偌大的小區(qū)很難再見到住客,來往的僅有幾個回收廢品的老人和前來拆除村內公用設施的工人,只是一欄之隔的公交車站一如往昔地發(fā)送著乘客。人去樓空的房間、斑駁的墻體、銹蝕的窗欞、屋頂的涂鴉無不在述說著鹿丹村25年的傳奇往事。而3年后,一棟棟新住宅大樓將拔地而起,一個個新故事的演繹也將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