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的孫富祥是紀念館登記在冊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幸存者。1937年,22歲的孫富祥在南京新街口一個服裝鋪做裁縫,他三次從日軍手下死里逃生。其中一次被日軍重重地打了一個耳光,導致右耳失去聽力。如今,孫富祥居住在南京瑞金路一棟臨河的老樓中,行動不能自理。面對來訪者,老人已無法說話。孫富祥老人在家中(左上);孫富祥老人在兒子孫杰的攙扶下艱難行走(右上);既是徒弟、又是兒媳的唐巧珍喂孫富祥老人喝水(右中);用放大鏡看報成為孫富祥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唯一喜好(左下);孫富祥老人在展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書(下中);孫富祥老人和兒媳唐巧珍(左)、小兒子孫明(后中)、大兒子孫杰(右)在家中合影(右下)(拼版照片,12月9日攝)。首個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首次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舉行家祭活動。77年的沉痛記憶在幸存者的祭奠中再次集中呈現。家,于幸存者,一半在紀念館刻滿黑體姓名的“哭墻”上,一半在記憶纏繞的現實生活中。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迄今已77周年,即使當時最小的幸存者也有77歲。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統(tǒng)計,自2014年1月至今,至少已有21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陸續(xù)離世;目前在世的幸存者僅剩10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人數逐年遞減。記者近日走近這些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代表,親歷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重訪他們親人遇難的地點,感受他們無法愈合的傷痛,用影像見證他們的“幸存記憶”。新華社記者韓瑜慶 沈鵬 李響 攝影報道
1937·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影像記憶[組圖]
發(fā)布時間: 2014-12-11 19:09:20 | 來源: 新華網 | | 責任編輯: 李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