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野象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zhèn)大廣管護站毀壞的木瓜樹和衛(wèi)星電視接收天線(2008年8月15日攝)。新華社發(fā)(張勁松攝)
“人象沖突”折射野象生存困境
亞洲象是地球上僅次于非洲象的第二大陸生動物,成年亞洲象體重可達4噸至5噸。亞洲象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國內分布于云南省西雙版納、普洱、臨滄3個州市,數(shù)量不足300頭。
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明勇認為,野象生存區(qū)域內人口數(shù)量快速增加、人類開墾種植區(qū)域擴張、野象棲息地急劇縮小是引發(fā)“人象沖突”的主要原因。
陳明勇介紹,亞洲象消化系統(tǒng)相對簡單,對食物的利用效率很低,一頭野象每天要采食植物約300公斤?!耙跋笤谏掷锍圆伙枺荒苊半U走進農田采食農作物,人象之間發(fā)生沖突就在所難免?!?/p>
此外,“野象屬于食草動物,現(xiàn)在森林越長越密,野象喜歡的草類植物卻越來越少,它們就會到周圍的農田采食?!臂屡D縣林業(yè)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曾會勤說。
曾會勤介紹,當?shù)卦鴩L試建設野象食源種植基地,但收效甚微?!耙跋笕绱舜蟮牟墒沉亢突顒臃秶覀兡壳暗耐度牒喼笔潜囆?。”
專家認為,建設野象遷徙保護廊道是解決野象食源緊缺、緩解“人象沖突”的關鍵?!耙跋筮w徙保護廊道可以讓野象在破碎的生存片區(qū)之間自由遷徙覓食,減少人象生存空間的交集?!标惷饔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