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青年智庫、智石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非常幸運,我們生活在一個思想觀念快速迭代、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的時代。無論對思考者還是對行動者而言,“互聯網+”時代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
王牌行動計劃的背后
“互聯網+”其實破了一個記錄。過去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商業平臺或公司提出或倡導的概念,能夠一夜之間變成國策。而在國外,比方說美國,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可能直接變為國家層面推行的戰略,則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中國,一個商業公司所推崇的新概念,被最高決策層采用,并作為一項“總理經濟學”規格的王牌行動計劃,恐怕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當然,這背后的一些動因也不可不察。中國經濟所處的險峻形勢,中國改革面臨的復雜局面,使我們不得不另辟蹊徑,應用新觀念、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去破局。這是總理在他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給予“互聯網+”行動計劃如此特別關注的一個非常關鍵的背景。也就是說,我們的經濟到了什么樣的窘境,我們的改革遇到了哪些阻力,單憑自上而下的固有行政改革手段,恐無法來撬動既有利益藩籬,非采用這種商業邏輯或者說市場手法不可,以此來為相對固化的利益格局打開一些缺口。
“互聯網+”的多重價值
互聯網就環繞在我們身邊,像電,像空氣,有時候它的無遠弗屆,令你幾乎很難去感知它。今天,我們對互聯網已經毋庸再去做一些特別淺層次的理解,因為它已然成為一股摧枯拉朽的偉力。具體而言,“互聯網+”的應有之義或者說它對于世界的價值、對于我們的意義,一是拆墻,拆觀念之墻、心智之墻;二是破籠,破市場之籠、行政之籠;三是平權,平民生之權、社會分權。這些可能是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背后隱含的深層次價值。由此出發,落地在技術應用與商業模式之間,才能有望形成一個自洽的邏輯與價值的閉環。
今天我們身處一個去中心化的生態中,互聯網的特性所對應的,更多是一種邊緣創新或邊緣革命。這也是兩年前去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對中國前三十來年所獨創的經濟增長神速來由的重要解釋。另外科斯對中國還有一個判斷,那就是他觀察到的,中國缺乏一個思想市場,這點在他看來正是嚴重制約中國走向創新型社會的內在短板。而中國的未來機會,也蘊藏于思想市場潛在的無窮創造和無限繁榮之中,這其中也有專業智庫長期的用武之地。
要“互聯網+”也要創業家
在推動“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過程中,亟需激發和弘揚的是創業家精神。盡管我們周遭不乏創業者,也不乏企業主或商人,但那種不改變世界誓不罷休的創業家精神,卻是這個時代特別欠缺的。對“互聯網+”時代的多數人而言,既需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動員令中,心態平和,與泡沫共舞;也需要在“中國制造2025”的轉型升級中,理性樂觀,苦練好內功。
盡管我們的土豪很多,國人仍習慣于稱呼商業操盤者為企業家,然而至今我們還很難說,中國究竟有幾個可以稱作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看到,現在,小馬哥(馬化騰)正朝這個方向在努力。那只曾經靦腆的小企鵝已經長大了,伸出臂膀要擁抱整個世界。
無論從一些人說的CSR(企業社會責任)角度,還是基于公共影響力的拓展,今天的騰訊,正在成為一個富有包容力的社會平臺,今天的馬化騰正在向一個大寫的企業家升華,今天的中國也正朝著一個越來越適合企業家培育和成長的環境在優化。就此意義來說,《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一書不光是傳統企業和地方政府可資參考的一份及時讀物,其對于馬化騰能否成為一位真正的企業家、對于騰訊能否成為一家偉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揮積極的作用。
(節選自朱克力院長在騰訊研究院“互聯網+”專家沙龍演講)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