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2日,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全球命運共同體與中國企業(yè)發(fā)展新思路--2015中國與全球化圓桌論壇”在北京銀泰柏悅酒店舉行。這是國內(nèi)首次探討全球化與全球命運共同體的論壇,是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新型智庫的一個有益嘗試。80余位官、產(chǎn)、學各界精英匯聚一堂,共同把脈全球化浪潮,探尋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路徑。
原中國駐法大使、外交學院原院長吳建民在論壇開幕式上發(fā)表以下演講。開幕式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王輝耀主持。
1991年蘇聯(lián)解體的時候曾有人懷疑未來世界的發(fā)展進程,但事實上,此后的20多年間,全球市場飛速發(fā)展,1991年全球GDP 23萬億美元,2014年則約為74萬億美元。實際上,蘇聯(lián)解體之后,世界形成了全球統(tǒng)一的市場,而市場經(jīng)濟和各國的市場環(huán)境,對形成全球統(tǒng)一的市場和對全球化形成了大力的推動。目前的全球化盡管遭遇了一定困難,但其大趨勢很難扭轉(zhuǎn)。
中國參與全球化,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推動全球化進程,在具體行動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要重視歐洲的作用。重視歐洲,亞投行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很多國家加入了亞投行,但亞投行如果沒有14個歐洲國家恐怕也并不能算是成功。目前,雖然歐洲遭遇了很多困境,其陷入了金融危機的泥淖,其代議制民主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遭遇危機,但其本身的潛力仍不可低估。而對于中國的崛起,歐洲的警惕性也要遠低于美國,比如,在南海問題上,美國批評中國的聲音很多,但相比而言歐洲就緩和得多。此外,在經(jīng)濟市場方,歐洲面對中國的開放度相比日本和美國更大,尤其是在科技領域。例如中法合作的P4實驗室,非常先進,但如果與美國合作則根本不可能。
第二,則要警惕封閉的觀念。最近中國股市出現(xiàn)危機,政府則在采取行動以期扭轉(zhuǎn)局面。而在此之前社會上彌漫著相關言論說這是美帝國主義搞的陰謀。陰謀論在中國非常盛行,陰謀論在美國也有,二者的陰謀論相互促進。此前社會上還有輿論表示,中國人處在全球產(chǎn)業(yè)鏈,中國人的低端,掙的都是血汗錢,但大部分的利潤卻被其他國家所瓜分。從這樣的思路可以引出類似的結論即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有問題,股市出了問題都是美帝國主義暗中作祟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封閉起來,關起門來謀發(fā)展。這種結論聽起來似乎振振有詞但實際上卻是完全錯誤的。中國千萬不能低估封閉的觀念,中國封閉的時間已經(jīng)太過漫長了。從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開始,中國之后494個皇帝,除了個別的例外,其眼光都是向內(nèi)的,而中國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眼光向內(nèi),不看世界。但是兩千多年形成了強大的封閉的觀念,現(xiàn)在有所改善,但相關的論調(diào)仍然存在:封閉之后更好管理,沒有外國滲透。這種想法夸大了外部的威脅,夸大外部威脅容易進一步促成封閉的傾向,而封閉則將導致更嚴重的后果。中國需要重視外來的威脅,但不宜過分夸大,而應實事求是地估計。目前中國遇到了一些問題,但究其原因,其關鍵還在于中國本身,扭轉(zhuǎn)局面最后依靠的還是自身采取的措施。外因通過內(nèi)因來起作用,但關鍵還在于自己。
封閉這種慣性害人害己,一方面堵塞中國的出路,阻礙中國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阻滯全球化的進程。目前,中國的企業(yè)正在大規(guī)模地走向世界,但是封閉的觀念及其導致的危害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本文摘自作者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舉辦的“2015中國與全球化圓桌論壇”上的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