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記者 毅鷗)7月2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決定于今年十月在北京召開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笆濉币巹澋木幹茖⒊蔀樵摯螘h的主要議題。并指出,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兩年前,習近平在調研曾經說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笆濉币巹澥菍崿F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是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啟里程碑式的新起點?!笆濉币鉀Q的核心問題就是要向全國人民乃至世界說清楚: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什么是“全面”?什么是“建成”?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在中國網智庫中國舉辦的《見智》首場主題演講上,全面闡釋了“十三五”規劃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
服務業要成為解決就業的主力軍
中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從工業化的中期到后期的轉變,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第二產業。胡鞍鋼表示,服務業已經成為巨大的創造就業的機器,在“十三五”時期可能創造新增就業4500萬左右。
不僅就業人口數量會增加,勞動者素質也會明顯提高。胡鞍鋼表示,通過“十二五”就已經看到,目前進入勞動力隊伍的人力資本之高,其實已經不亞于一般的發展中國家了,勞動力隊伍的大專以上人口已經超過了美國就業人數,將來勞動力隊伍的人力資本水平提高還會加速。
此外,從結構調整來看,從2010年-2014年,服務業比重提高了5個百分點,今年還會增加1個百分點。胡鞍鋼提到,希望在2020年繼續提高4個百分點,基本上將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比重保持在54%以上,甚至更高。這意味著,中國將從傳統工業化類型為主向比較發達或者是中等發達的產業結構方向轉變;也意味著進入到工業化的后期階段。
另外,胡鞍鋼也提到在就業方面的一些短板。他說,服務貿易領域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這么多的高中、高職勞動力和大專以上人口進入勞動力,主要是進入一些知識密集、文化密集、信息密集、教育密集這些21世紀最重要的現代要素,基本靠互聯網,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人為核心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城鎮化發揮了并且將仍然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而城鎮化不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更應該是人的現代化,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
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將成為推動財政金融、戶籍制度、公共服務等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的關鍵平臺。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經濟數據,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胡鞍鋼表示,我們目前更應該關心的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轉移“三個一億人”的人口。
胡鞍鋼介紹,目前廣東已經開始采取在全國大規模的、上千萬人分不同類型的城市來解決外來人口安居樂業問題。怎么使這些常住人口真正落地,得到基本的市民公共服務,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廣東對全國巨大的貢獻,由“一市兩制”變成“一市一制”,“市”就是城市,“兩制”就是兩個不同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公共服務體系的差異性。
通過具體指標衡量人的全面發展
在黨的十八大修改的黨章《總綱》中,首次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寫入,是加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一句之后,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人的全面發展也成為五大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且還是核心點。
因此,我們所理解的中國的現代化本質上是人的現代化,而人的現代化本質上是13億中國人民的人力資本投資,在不同的年齡段,通過人力資本投資進而促進全面發展。根據這個目標設計,胡鞍鋼總結了幾點重要指標:
第一,教育指標,一是進一步推廣學前一年到學前三年教育,二是進一步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三是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四要加強所謂畢業之后的繼續教育,終生教育。
第二,健康指標,現在把人均預期壽命寫到國家發展規劃中,是非常關鍵的指標,甚至比經濟增長率更重要,因為是以人為本。到2014年,中國的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6歲,美國是78.8歲,雖然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明顯低于美國,但預期壽命接近美國。怎么樣能夠在70多歲的情況下再提高1歲,這也是“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三,進一步增加公共服務人民生活指標,進一步減少經濟指標。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核心的理念還是要實現共同富裕。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曾經提出三大差別——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工農差別,從2004年開始地區差距持續下降,從2008年以后開始基尼系數緩慢下降,從2009年開始城鄉收入差距下降,希望在“十三五”時期,這三個核心指標能夠繼續下降。
最后,胡鞍鋼總結,到2020年如果能夠達到全面建成小康水平的話,可以說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基本達到了中等發達或者是比較富裕的標準。中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的實現,不僅具有中國意義,可能還具有人類發展的意義。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