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新一期“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移師武漢,在《湖北日報》、漢口銀行、和記黃埔地產武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共同舉辦了2015中國宏觀經濟(武漢)論壇。這一論壇的舉辦又恰逢湖北省大學生金融節,因此在湖北省金融辦、銀監局、教育廳及銀行業協會的支持下,一并作為第三屆湖北省大學生金融節的重要活動。為湖北的企業家與金融學生提供了一場宏觀與金融結合的智慧盛宴。
出席本次論壇的演講嘉賓有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副院長黃益平教授、宋國青教授,以及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博士,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主任。
范劍平的演講主題是中國經濟的挑戰與未來。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的中國,當然離不開十二五的回顧。中國當前的經濟挑戰很大程度上與即將謝幕的十二五相關,尤其是十二五的中間2013年。這一年在中國經濟史上有兩個拐點意義的事件:一是房地產業的發展達到峰值,從此將一去不復返。二是中國人口的老齡化真正到來。這兩個因素的變化對十三五規劃帶來巨大挑戰。
以下為范劍平演講內容的精華整理。
今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仡櫿麄€十二五規劃,首先是GDP目標,這個已經基本保證可以實現。2011年中國GDP增長達到9.5%,2012和2013也有7.7%,2014年7.3%。因此,2015年即便只有7%,五年平均值也在7.5%以上。這為十三五的GDP目標規劃減輕了一些壓力。同時,十二五期間的萬元GDP能耗、企業研發投入等也都實現了預期目標。
十三五的GDP目標該怎么制定,是7%,還是6.5%,舉國關注。大家真正關注的不是具體是7還是6.5,而是我們還能不能保住6.5的底線。6.5%的底是來源于兩個約束:第一是政府的承諾。政府在2010年就承諾到2020年實現人均GDP再翻一番,要翻一番就要十年平均7%的增長。因此,留給十三五期間的保底值就是6.5%。第二,如林毅夫教授所言,中國要避免掉進中等收入陷阱,走向高收入國家,就必須實現人均GDP12615美元。從當前的7600美元起步,到達這個目標也需要年均增長6.5%以上。
除了上面這兩條,中國經濟還有一個最大的約束:人口老齡化。中國在2001年開始就進入老齡化了,按照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到總人口7%就是老齡化社會。我們2013年超過10%,老齡化已經進入加速期。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老齡化從10%到20%一般需要18年,而中國由于計劃生育,這一段大大提速到10年,到2023年就將進入深度老齡化,中國每五個人中就將有一位老人。因此,從2013年開始,我們的老齡化就上了發條,中國經濟必須與老齡化賽跑,否則進入深度老齡化再實現7%的增長更不可能。而十三五是我們在此期間的最后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
2013年還有一個數字特別值得一說,那就是房地產銷售的巔峰。中國在1998年啟動房改時,房地產銷售占GDP比重不到3%,發達國家一般達到8%,對應的城市化率為70%左右。而中國在2008年城市化率只有30%多就達到房地產銷售占GDP8%。不僅如此,這一年因為全球金融危機而采取的刺激措施,出口減速,刺激內需,選擇了房地產,使這一產業超負荷發展。房地產銷售占GDP比重到2013年高達14.3%,嚴重違背經濟發展規律,必然面臨回調。中國經濟當前的下行壓力,相當程度上與房地產的回調有關。這個回調還遠遠沒有結束。
由此,范劍平指出,雖然當前中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但不太可能再指望房地產拉動。從供給方面分析,中國房地產庫存還有70多億平方米,而中國年銷售額大約12億平方米左右,消化掉庫存就需要5年。從需求方面分析,中國80后人口有2.28億,而90后人口只有1.75億,00后人口再度下降到1.45億。
范劍平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本來就不應該過度依賴房地產,今后也更不可能。但這并不是說沒有了房地產拉動,中國經濟就不可能實現未來五年平均7%左右的增長目標?;厥资宓慕洕?,中國有兩個可喜的變化,一是服務業全面超過制造業,中國的工業化完成,真正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后工業時代靠創新驅動,而不是投資。中國經濟除了轉型,別無選擇。二是中國的人均壽命,尤其是24歲的年青人受教育程度已經趕上發達國家,這為中國服務業創新和制造業升級都儲備了人才。中國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多年來支撐了華為的高速成長,未來可以支撐更多的華為。
有了創新驅動,政府和企業嘗到甜頭之后,會把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科研與創意創新,而不再是投資于鋼筋水泥。同時,中國有一個13億人口的統一大市場,也為企業的創新提供了一個試錯和褒獎的平臺。
總之,制定和完成十三五的目標非常有壓力,但也有條件,有希望。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