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
?
2020年3月16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開通實名認證的推特個人賬號,播發貼文傳播馬云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基金會為海外抗擊疫情捐助物資的消息。
這是中國首富開通的第一個海外社交媒體賬號。開通的時機恰逢中國基本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援助他國抗擊迅速蔓延的疫情之際,在推特上取得現象級傳播效果,成為中國企業家通過海外社交媒體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一步,也為改善海外涉華輿論場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初登推特即成為現象級自媒體
馬云(@Jack Ma)推特賬號2020年3月16日發出第一條推文,至4月6日,一共發出13條推文,日均發布約0.6條,數量不多但每條帖文的互動數據驚人。3月16日發布的首批援助美國物資從上海啟程圖集,點贊量超過48萬,轉載量近8.5萬。
3月16日至4月6日,馬云推特賬號每條推特平均轉發超過2萬次,平均點贊8.6萬次,平均評論3500條。對比同時段內,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官方認證帳號@tim_cook同樣發帖13條,平均轉發4000次、點贊2.2萬次、評論827條,馬云賬號的轉、贊、評數據分別是庫克賬號的5倍、3.9倍和4.2倍。
《紐約時報》是世界知名主流媒體,也是最早進駐社交媒體的國際知名主流媒體之一。3月23日,《紐約時報》推特主賬號@nytimes共發貼74條,平均轉發510次,平均點贊1049次,平均評論92條,最高轉發8200次,點贊2.05萬次,評論435條,轉、贊、評數量遠遠低于馬云推特賬號。
二、有效影響中國援助海外抗疫輿論
馬云通過推特對海外傳播捐助各國抗疫的消息,不僅傳播數據可觀,還獲得了大量積極正面的反饋,對國際輿論產生積極影響。
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發推文表示感謝,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通過認證賬號在這條推文下點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發布會也表示贊賞,說該善舉生動體現了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的友好感情。
中國政府對外援助,優先急需的國家和地區,而馬云作為民間人士,向美國、非洲地區提供援助,與國家對外援助形成了策應和互補。在傳播上,更是戳中痛點,取得事半功倍的輿論引導效果。
非洲雖然并非疫情最嚴重地區,但國際社會和非洲國家政府、民眾都十分擔心,一旦疫情暴發,薄弱的公共衛生條件可能難以應付。馬云基金會、阿里巴巴基金會未雨綢繆,在疫情進一步蔓延前及時提供援助,為非洲地區預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增添了信心,引發非洲民眾和國際社會關心非洲的網友廣泛點贊和轉發。
非洲網友Kwabena Kay Benson留言說:“這才是我們這個世界需要的政治、文化、宗教、商業領袖應有的樣子。秉持善良、合作、希望,人類才能戰勝挑戰,而不是抹黑和攻擊。馬云,做得好!”非洲網友Teklu Abera留言說:“中國了不起!謝謝馬云!我們歡迎您的捐助!這是真正人性的展現?!?nbsp;
另一方面,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對疫情的應對卻遲緩、笨拙。大批美國民眾對政府應對疫情的措施極為不滿,同時也看到中國應對疫情的巨大成功。此時,馬云對美國的捐助,點燃了美國網友聲討政府抗疫不力和對比美中抗疫措施和成果的討論。
美國網友Kellie Carter留言說:“你太棒了,比我們的領導人強。謝謝!”網友Peg Is Retired留言說:“我是美國俄亥俄的一名護士。我們的領導人犯了嚴重錯誤,而且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自以為是,聽不進醫生和科學家的建議。向您致以發自內心的感謝!”
三、中國企業家登錄海外社交媒體
企業家群體在國家形象的構筑和傳播乃至外交關系的塑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國的國家形象和沃爾瑪、蘋果公司、麥當勞、可口可樂等企業,以及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企業家形象不可分割。
海外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海外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渠道之一,中國企業家群體加強利用海外社交媒體傳播,無疑有助于更好發揮自身在塑造國家形象、推動公共外交方面的作用。
當前,海外主流的社交媒體平臺均由西方公司創立,西方意識形態在這些平臺上具有較大的先發優勢和影響力。中國開展海外援助初期,就有一些“逢中必反”的海外人士在推特平臺炒作中國“有償援助論”,抹黑中國,離間中國與受援國之間的友誼。
馬云捐助海外抗疫有效對沖“有償援助論”。首先,中國首富捐助美國、非洲54國等新聞性強,搶走了注意力,降低了“中國有償援助論”的關注度;其次,中國企業家公開宣布無償捐助,讓“中國有償援助論”邏輯上站不住腳;第三,馬云以著名企業家的身份和個人魅力,增強了對海外網友的說服力。
蓄意抹黑帶有明顯惡意,刻意制造歪曲的、不實的負面報道并加以傳播,是網絡輿論場的頑疾。海外社交媒體對抹黑現象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更需要各方主動發出理性、客觀、真實的聲音,對沖抹黑輿論。更多來自中國民間的積極、客觀聲音,尤其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企業家主動發聲,展現企業家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無疑有利于改善海外涉華輿論環境,提升中國國家形象。
責任編輯:時暢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