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總裁讀書會聯合在線舉辦“第四屆中國企業領袖讀享盛典暨中國企業大講堂第四期”活動。本文據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教授的主題演講整理。
疫情期間,居家時間增多,比平常多讀了很多書,也多寫了不少文章。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關于讀書和學習的心得,同時也從經濟學的角度談一談為什么做企業的人應該讀書和學習。
敢冒險和會學習都是企業家的必備品質
用友集團王文京先生剛剛講到企業家有三個重要特質——遠見、胸懷和學習力,我對此特別贊同。其實我們做任何事,這三個特質都非常重要。
今天我重點分享一點我對企業家學習力的思考,即為什么做企業必須要讀書。
我們先想一想什么是“企業家”。我非常同意張維迎老師對“企業家”的定義,他說企業家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想到別人想不到的辦法,而且最后整合資源把別人干不成的事情干成。簡單說就是企業家必須具備兩個特質:一是商業洞察力很高,二是敢冒險。他最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成王敗寇企業家》,企業家有點像賭徒,成者為王,但成功的概率很低。
這讓我想到馬云。我第一次見他大概是在1998年,那時他還很年輕,我們請他來講關于互聯網的發展?,F在回想起來,二十多年前像馬云這樣試著成為互聯網領域偉大企業家的人遍地都是,但只有馬云成功了。馬云的成功一定有他的優勢,但這一路走來,其中肯定也存在很多的變數和偶然性。
我又想到日本軟銀的孫正義,我曾經計算過,他投資馬云的回報率高達2700倍,完全像是撞上了大運。他當初怎么可能確信馬云會成功?他是投資了數不清的馬云們。
企業家最大的特質是面對不確定性,能夠基于自己的洞察力,智慧地整合資源,然后敢于決斷,不怕冒險。企業家經常為了事業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旦賭贏了就是成功的企業家,甚至開創一個產業、一段歷史。
既然做企業像是一場賭博,為什么還要學習?因為僅僅敢于冒險是遠遠不夠的。我在美國威斯康星州讀書的時候,那兒的印第安人保護區有一個賭場,我們有些留學生傻乎乎地去賭,結果傾家蕩產,但我有個朋友每次都能贏錢,因為他懂概率。就像數學天才因為懂概率總會賭贏一樣,賭博要贏錢也得掌握系統的知識。
企業家為什么成少敗多,就是因為只是看到機會,只是敢于創業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方法,方法不是天生的,主要來自于正確且持續的學習,讀書就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企業家應該讀哪些書?我推薦的第一種是讀專業領域的書。一家企業的老總如果不了解企業所在的專業領域,恐怕很難把企業做好。第二種是讀閑書。以我個人的經驗,很多時候閑書的幫助反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最后甚至變成你的專業或者半個專業。我剛回國時,因受一份雜志邀約寫了一篇介紹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的文章,自此我開始對政治哲學有了興趣。從那以后,我在這二十年里又不斷地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今天回首,到今天我發現讀過的這些書都是有用的,我現在也開了政治哲學的課,因為做研究的關系也跟政治哲學掛上了鉤,所以你讀過的“閑書”會自然的引導著你。
知識框架和系統學習很重要
有些人看到成功企業家推薦書單就可能會想,“我趕緊也去讀一下,讀了以后趕緊用來賺錢,然后也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如果大家抱著這樣的想法去讀書,想“一招鮮”立馬兌現,恐怕永遠也賺不到錢。
我給國發院MBA的學生上課,一開始還真有學生問我:“姚老師,你講這個有什么用?直接教我們一點賺錢的本事吧!”如果學生帶著這樣的想法來讀MBA,恐怕他會錯過最值得學習的東西。
學習最終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識框架。你只有通過知識框架把所讀的內容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將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否則,當你看到一些樹木就以為是森林,甚至以為是整座青山,那你大概率會失敗。只有讀了很多書,最后爬上山頂,你才能真正看清森林和青山長什么樣子,才算是把書讀明白。沒有建立起知識框架,讀的書只會在你的腦海中散落一地,很難運用。
那究竟怎么建立起學習的框架呢?
盡管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多培訓機構,圖書、論壇和網課也越來越多,但你若想獲得系統性學習,還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學者能夠把問題講得頭頭是道,是因為他們讀了很多書,做了很多研究,建立起了知識框架,可以將零散的知識點放到整個大格局里面去講,這種知識框架對于聽講者會有很用,比知識點更有價值。馬云講問題也很好,不是因為他的演講技巧,而是他有自己的知識框架。有些企業家講來講去,盡管情緒激昂,但臺下的聽眾并沒有太多共鳴和獲得感,因為他講的東西都是個人體驗。
商學院的教育重點就是幫助MBA和EMBA構建或重塑知識框架。國發院的商學院是經濟學家和管理學家一起建設,因此學員們不僅有管理學的知識框架,還會對經濟學有感覺。
我們有位EMBA學員,以前在山西開礦賺了很多錢,后來煤炭價格猛跌,導致很多人巨虧,他卻沒有,因為他早在煤炭價格接近最高點時就把煤礦全部出手,然后轉做投資。我問他哪里來的遠見?他說,作為夕陽產業的煤炭業,和整個經濟宏觀大勢息息相關,盧鋒教授在國發院BiMBA商學院課上講的“經濟周期”理論,使他有能力預判經濟的周期,而且理解了宏觀經濟與煤炭行業的關聯性。當經濟周期下行,煤炭行業也會跟著下行。于是,他看到宏觀經濟下行的信號,就選了一個相對理想的時間點把煤炭全部脫手。
我特別佩服新華都的陳發樹先生,他不僅是企業家,還是優秀的投資家,投資的眼光非常準。我問他的個人經驗,他說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是大趨勢,所以要敢于在宏觀經濟階段性下行的時候多買入看好的對象。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以及對經濟周期的正確理解,都需要知識框架、卓越的洞察力,以及企業家的勇氣。
因此,對于企業家和企業管理者而言,有優秀的洞察力和敢地冒險很重要,但系統性的學習也非常重要。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