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毛主席
“我從來不講主席不上像,而是主席的真實形象有沒有被真實地記錄下來?!痹诎捣繉嵺`中,陳石林逐漸摸索出一套做法,讓照片看上去“最像”毛主席,關鍵是要對領袖氣質心領神會,要懷著對領袖的深厚感情,仔細觀察,取長補短,突出神韻。比如毛主席頭上的光線,該亮的地方一定要亮,毛主席的額頭上有“龍骨”,智慧紋很細,略微有一點亮光比較好;而毛主席晚年的眼袋比較深,這里可以柔和一點;毛主席的眼睛原來是很明亮的,年紀大了有點混濁,就要在眼白部分稍微提高一點亮度。相紙也很重要,因為普通放大紙有收縮性,要用匈牙利的放大紙,毛主席的照片才不會變形。
毛澤東第二張標準像
在陳石林看來,政治人物的像有特殊性,美不美倒并不打緊。沒有電腦的年代,只能用透明水彩染料涂,用減薄液,哪個地方該濃、哪個地方該淡,靠得是對影像的感覺。比如毛澤東的第三張標準照起初是請照相館的高級技師修整的,結果他們修得太過仔細,臉部太光滑了,領袖看上去像個瓷娃娃,只好把底片拿回去讓陳石林再重做。制作的過程也有講究,常常是領導默默地將膠卷交給陳石林,陳石林獨自修整加工,而后又默默地上交。
陳石林的辦公室當時是禁區,一般人不能夠隨便進入,而沒有修改完成的照片則絕對不可以泄密,廢了的照片也要全部扔到新華社的一個大爐子里去,當場被焚毀。照片結果的好與壞,大家一句話都不敢講。因為指責照片,也等于是指責領袖的不足,是為大不敬。
上世紀60年代,陳石林的職業生涯達到巔峰,他甚至在人民大會堂擁有一間暗房,天安門有什么重大活動,記者剛剛拍完照,膠卷立即就送到這里,由陳石林以最快的速度加工修整。除了要把照片修得更像毛主席,畫面上容易引起歧義的元素,比如群眾揮舞的手臂擋住了毛主席的臉,也注定是要被刪除的。
1976年,毛澤東逝世。作為第一批群眾代表,他進入了人民大會堂北廳瞻仰毛主席遺容,寄托哀思。加工了半輩子毛主席照片,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毛主席,毛澤東遺體化了妝,臉上涂紅了,看上去如同活人。陳石林心里有個比較,毛主席輪廓還是挺好的,但和照片上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