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的戰爭場面
初識陸川
習慣在言語間夾雜英文單詞的陸川會讓人誤以為他是個“海歸”派。事實上,陸川的經歷大抵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北京長大、南京上學。南京之于陸川有著特殊的含義,他在那里生活了4年,聽到了太多關于南京大屠殺的故事。還在讀軍校的時候,陸川每周會看兩三次露天電影,“那些電影很爛,當時我就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拍出一些片中人物哭,觀眾也跟著哭的作品?!睍r隔多年,陸川做到了。
《南京!南京!》首映時,有觀眾看到中國軍人臨死前喊出“中國不會亡!中國萬歲!”時,落淚了。能讓觀眾從電影院里走出來卻半晌不語的場面,多少年都不曾見過了。
硬件篇
《南京!南京!》今日上映。為了這部電影,陸川耗費了4年多的時間。當他把被迫獨當編劇、艱難籌備資金、像“騙子”一樣建組等有關影片“硬件”的往事娓娓道來時,我能感受到,對這部影片,他完全有理由“舍不得剪”。
動機和劇本
只說“拉貝”是不夠的
“真正想拍這部電影是拍《可可西里》的時候。當時在戈壁灘上,說起下部戲拍什么,我就說拍南京大屠殺吧?!?/p>
陸川今年38歲了,從2005年《南京!南京!》籌拍到上映,陸川用了4年的時間。
1989年到1993年,是陸川在南京念大學的4年。這4年中,陸川3次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坝幸荒晔罴?,我弟弟來看我。我帶他去紀念館,印象很深,他看了一半跑出去,站在墻邊哭。因為紀念館陳列的很多展品的確是一個孩子在情感上很難接受的,每個人都會被觸動,包括我?!?/p>
“真正想拍這部電影是拍《可可西里》的時候。當時在戈壁灘上,說起下部戲拍什么,我就說拍南京大屠殺吧,當時只是設想?!迸耐辍犊煽晌骼铩泛?,一個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劇本放在了陸川的面前,“當時美國投資方來找我,給我一個根據《拉貝日記》改編的劇本……在搜集資料的那段日子里,我漸漸不太想拍《拉貝日記》了。我覺得一個中國導演去拍南京大屠殺,不能把故事濃縮成一個德國好人拯救中國難民,因為南京大屠殺的受難者是中國人,這道傷疤到今天還留在我們民族的身體上,隱隱作痛。如果只是歸結到一個外國人對一群中國人的拯救上,就把這個主題給簡化了。所以我覺得必須從日本士兵,還有中國蕓蕓眾生,尤其從某個受難者的角度,仔細審視屠殺和戰爭帶來的創傷,這才是我們的責任?!?/p>
沒人幫就自己當編劇
“我講了這個劇本,老板就被感染了,很快把100萬元現金擱進我的車后箱,這讓我既感慨又恍惚?!?/p>
陸川曾想找一個人做聯合編劇,但對方說:“南京大屠殺已被表現過很多次了,很難做出新鮮感?!庇谑?,陸川自己做編劇。
投資上第一個100萬元來得很突然。一個老板朋友叫陸川去家里喝茶,“我講了劇本,老板被感染了,很快把100萬元現金擱進我的車后箱,這讓我既感慨又恍惚?!?/p>
陸川笑言,許可證下來之前,感覺自己特像一個騙子:租了地方做公司,布置成作戰指揮部的樣子……沒想到接下來遭遇了“未過審立項”、“資金不到位”等一系列挫折。
“無數的人在推動這件事情往前走?!标懘ㄏ嘈乓粋€朋友的話,只要你能堅持,別人看到你在堅持,就有人來幫助你、保護你。
《南京!南京!》時長120分鐘,陸川說當初的版本還要長,他舍不得剪?!拔艺埩送跛穪砜?,他一直是個冷靜的觀影者。他的建議給了我思維的推動,‘把前面剪去一半,就是世界名片’——他認為前半部分沒有超越南京大屠殺作品的固有模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