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成衛東簡歷[圖]
變化的北極村
淘金——使這里成為村鎮
100多年前,這里還只是鄂倫春、鄂溫克等北方游牧民族狩獵的一片蠻荒之地?!赌涌h志》記載:“1860年(清咸豐十年),鄂倫春人在元寶山谷地得金數塊,首次發現金礦”。隨后,有俄國薩克人開始盜采,“因未得佳苗,是以無人知覺”。
1877年春,一位鄂倫春獵人在漠河(今老金溝)因葬馬掘穴,意外得金塊數粒。消息傳開,沿黑龍江兩岸的淘金人接踵而來,老金溝隨即熱鬧起來。史料稱,這里金子蘊藏量非常豐富,河沙中的金沫幾乎占半,一百多公斤金沙中可淘金達541克。曾經有一位叫謝郭伊斯克的沙俄人還曾采到1875克重的特大金塊。
于是,黑龍江沿岸以及西伯利亞的后貝加爾一帶,大批俄國哥薩克人在秋末封江終航之前,便乘船來到漠河。短短數月,俄國人在漠河招募的淘金人達數千人之多,造屋700余間,立窯500余所。到1885年初,漠河人口已達萬人以上,其中以俄國人為多,次之為中國人,紛至沓來的還有朝鮮、德國、法國、波蘭、美國人等等。10年間,沙俄就在老金溝盜采黃金約6843公斤。而隨著淘金的挖掘,客棧、餐館、典當以及娛樂行當也快速發展起來,當時各種大小雜貨商號有150余家,全盛時達15000人之多。
1887年,為抵御沙俄,清政府李鴻章等大臣上奏光緒皇帝,開辦漠河礦務總局,奏保李金鏞為漠河礦務總局第一任督辦。1888年10月,李金鏞率清政府調遣的500名精兵和充軍發配罪犯千余人,在20名鄂倫春馬兵前引下,輕騎簡從,經墨爾根(嫩江),沿康熙年間開通的舊驛道,穿山越嶺,披荊斬棘,伐木以進,歷經36天艱辛跋涉,開辟了直達漠河的“黃金之路”。
李金鏞不辭辛苦,晝夜操勞,苦心經營。1889年1月14日漠河金廠祭山開工,當年就生產黃金達1.9萬兩之多。金礦采金21個月,共得金4.8萬兩。此地也因此得名老金溝。
當初這里只是額木爾河的一條支流,全長14公里。相傳,一天慈禧太后收到來自老金溝進貢鐫有“漠礦”字樣的一普特黃金時“龍顏大悅”,將老金溝封為“胭脂溝”,意為這里金產量可供宮廷脂粉的開銷了。
因李金庸“用心過度,積勞成疾”,僅3年后就不幸病逝任所,享年56歲。
在隨后的歲月里,黑龍江沿線圍繞著采金,中俄、中日間戰事、爭端不斷,直至1946年,以洪學智為參謀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西滿軍區,來到了這里組織開發金礦……1983年漠河縣長辦公會議研究開采境內黃金,8月1日漠河縣黃金公司成立。兩年前,為保護大興安嶺生態環境,漠河金礦關閉。
為紀念的歷史功績,早在1898年,清政府就曾頒旨在漠河為其建專祠;1935年7月,漠河村民又集資為李金庸重建祠堂;1997年漠河縣旅游局在金溝重建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李金庸祠堂。時空跨越了100多年,漠河有今天,李金鏞功不可沒。
圖片專題:中國版圖最北端——北極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