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南四環路邊的花農新居草橋欣園小區。
他家所在的草橋村,從1998年起就陸續開始了舊村改造工程。政府將新建的居民樓優惠賣給村民,原來的舊村落逐漸改造成為城市的住宅區。1999年,劉德君一家離開住了幾十年的老家,搬進了草橋欣園小區的新居。在同一棟樓里,劉德君和妻子、兒子住六樓,他的父母親住在三樓。
對于城市化的生活,劉德君一家三口人并沒有什么不習慣。他說,農村的孩子都向往城市的生活,誰不喜歡樓房里的干凈和方便呀。
但劉德君的父親想法有所不同。老人一輩子都喜歡種花、養鳥,原來住在村里時,家里的大院子被他種滿了各種鮮花,不僅自己賞心悅目,鄰居鄉親都喜歡來家里串門。夏天的傍晚,人們坐在院子里乘涼、賞花、聊天,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搬進樓房以后,老人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華,陽臺那么小,還要晾衣服、曬被子,根本沒有地方養花。沒有院子,沒有花,鄰居間自由自在的串門、交往也少了,生活變得枯燥無趣。
由于不適應,搬進樓房的第一年,老人經常生病,劉德君也傷透了腦筋。他給父親講住樓房的好處,比如冬天不用為自家燒的土暖氣去推煤、掏爐灰,室內的衛生間也比公共廁所干凈、方便、暖和,等等。他還為父親買來四個大魚缸,希望老人將養花、養鳥的興趣轉移到養魚上。另外還為老人買了一輛三輪車,讓他有空就騎車到原來的村里找那些還沒搬遷的老鄰居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