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產業園區布局與建設
34.產業園區是沿海開發的重要載體。按照“三集中”的原則,禁止在產業園區以外區域布局新的工業項目,提高工業發展的集中度。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突出臨港產業特色,吸引產業、企業、項目落戶,設計產業園區發展的新路徑,形成產業園區開發的新模式。
第十四節 產業園區布局
35.經濟開發區。本區經國家和省批準的各類經濟開發區共27個,其中連云港9個、鹽城8個、南通10個。要按照開發區的功能定位,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注重產業鏈的延伸,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36.海洋經濟集中區。重點建設贛榆、大豐和呂四海洋產業集中區,集中發展海水增養殖、苗種培育、海產品精深加工、海洋醫藥、海洋化工以及海產品貿易等,提高海洋產業發展水平。
37.物流園區。充分利用連云港港、南通港等綜合性海港的運輸和倉儲功能,建設以港口為中心的現代國際物流基地。利用鹽城港大豐港區和其他港區,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隨著航空運輸的發展,適時規劃建設空港物流園區。加快建設保稅物流園區,在中心城市的交通樞紐區域和大型產品交易市場中規劃建設各種功能的物流園區。
38.臨港工業集中區。充分利用連云港和南通出口加工區的優勢,加快發展加工工業,爭取設立鹽城出口加工區,增強臨港產業發展優勢。燕尾港鎮、堆溝港鎮、陳家港鎮、濱海港鎮、黃沙港鎮、裕華鎮、長沙鎮、呂四港鎮等臨港城鎮,注重引進大項目,規劃建設臨港產業集中區,重點發展重化工、林紙、糧油加工等臨港工業,延伸產業鏈。
表5:沿海地區開發區一覽表
|
名稱 |
級別 |
主要產業 |
南
通 |
江蘇南通出口加工區 |
國家級 |
|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國家級 |
|
|
江蘇如東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農副產品加工 |
|
江蘇南通崇川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橡膠制品、機械、通訊設備 |
|
江蘇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光機電一體化、醫藥、化工 |
|
江蘇啟東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儀器儀表、紡織、醫藥 |
|
江蘇通州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醫藥、電子 |
|
江蘇海門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化工 |
|
江蘇海安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通訊設備、紡織、機械 |
|
江蘇海門工業園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 |
|
連 云 港 |
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國家級 |
|
連云港出口加工區 |
國家級 |
|
|
江蘇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 |
省級 |
精細化工 |
|
江蘇連云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
省級 |
電子、新材料、精細化工 |
|
江蘇灌云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醫藥、紡織、電子 |
|
江蘇東海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非金屬礦物制品、食品、紡織 |
|
江蘇海州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機械、紡織、電子 |
|
江蘇連云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食品、機械、服裝 |
|
江蘇贛榆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服裝、生物醫藥、電子 |
|
鹽
城 |
江蘇鹽城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汽車零部件、紡織、機械 |
江蘇射陽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化工 |
|
江蘇亭湖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汽車零部件、電子、機械 |
|
江蘇響水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木材加工、金屬制品、紡織 |
|
江蘇鹽都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電、農副產品加工 |
|
江蘇東臺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新材料 |
|
江蘇大豐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食品 |
|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 |
省級 |
紡織、機械、化工 |
第十五節 產業園區建設
39.按產業鏈引導布局。以產業鏈為基礎,進一步突出產業鏈的延伸、耦合、配套,形成上下游企業相鄰布局的產業布局模式。突出生產服務業企業和工業企業的相互銜接,引導企業合理布局,形成原料和產品在上、下游企業之間快捷便利傳送的生產方式。在臨港產業集中區中,必須按照產業鏈布局模式進行開發,通過大幅度降低進區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臨港產業整體競爭力,創造臨港產業集中區產業鏈布局發展的新模式。
40.推廣循環經濟模式。根據“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要求,在臨港產業集中區建設中,按照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循環利用,形成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資源利用循環鏈,從根本上降低消耗、減少排放。在能源、化工、造船、林紙、糧油加工等行業建設一批“零排放”試點示范項目,爭取建成若干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41.高起點編制建設規劃。按照新的產業園區發展模式,規劃園區內部的功能布局,強化相關聯的企業集中、合理布局,將園區建設納入城鎮與港口發展總體規劃,進一步密切與城鎮、港口的聯系,做到生產與生活相配套、工業與服務業相銜接。
42.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形成公共基礎設施體系為目標,規劃建設園區內公共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高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在加快園區內道路、供電、供氣、供水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同步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信息化、培訓、技術平臺等基礎設施,提高基礎設施為園區開發和建設的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