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旦校招辦認為,此舉導致先高考后填志愿的部分省市考生被騙,轉而填報其它院校。教育界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招生電話門”事件恰恰暴露出國內高校的種種缺失,令人遺憾、值得反思。
缺淡定:“招生大戰”下高校浮躁
在圈內人士眼中,這種現象反映了國內高校浮躁之風,甚至有點“走火入魔”。據了解,近年來“招生大戰”愈演愈烈,不光本地招生白熱化,各校都兵分幾路赴外地搶生源。如北京某名校到一些省份,拉出當地的高考“百強”排名表,據此采取“人盯人”戰術,一一電話聯系,甚至登門造訪,許諾種種優惠條件,此番情形簡直與產品推銷員相似。另據報道,一所名校在某地本無文科招生計劃,但為爭奪當地文科狀元,也改變計劃加入這場激烈競爭。
在此種“市場氛圍”下,出現類似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惡意競爭就不足為怪,“招生電話門”就是一個例證。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章仁彪認為,照此“叢林法則”,一旦惡性循環,大學校園將“放不下一張寧靜的課桌”,這值得教育主管部門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