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2023年AI技術被大眾熟知并廣泛使用,人們發現AI替代人類工作有兩個極端:一方面是替代簡單性、重復性、流程性;另一方面是對于技術性、知識整合性工作的效率遠高于人類,AI不是替代,而是優化和提升工作效率,與其懼怕,不如想辦法運用AI技術。

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我們每天都會從各種媒體上看到有各種新的科技成果,遠的不說,某國際技術創新研究與咨詢機構曾在2018年底發布一份報告《展望2018:未來這些顛覆性技術將重塑世界》。這份報告預言未來十年內將會改變世界的18項技術升級。

同學們可以通過PPT看到這18項技術,它們分別是:

1)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 每年相關專利爭議30%的速度增長)

2)3D打印和增材制造。( Lux預計到2025年3D打印將成為一個200億美元的市場)

3)基因組編輯。(風險投資已達12億美元,影響將覆蓋從食品到醫療行業等廣泛領域)

4)5G網絡。(已有超過70,000項專利,為2018年推出5G網絡奠定了良好基礎)

5)微生物。(利用個性化微生物,充分釋放健康和營養的力量)

6)固態電池。(由豐田等初創企業和巨頭主導,將帶來更安全和更好性能的電池)

7)合成生物學。(Ginkgo Bioworks獲得的2.75億美元的一輪融資突出了這一領域潛力)

8)增強現實(AR)。(逐漸走向企業級應用程序,已獲得超過44億美元融資)

9)智能手表。(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專利數量從0增加到超過23,000項)

10)無線充電。(現在用于消費電子產品,針對電動汽車應用的研發正逐漸鋪開)

11)材料信息學。(使用IT和AI來打破慢速的材料開發周期)

12)物聯網安全。(隨著連接設備的激增,專利數量增長了13倍)

13)邊緣計算。(當達到毫秒速度時,可以實現本地分析運營,而不是云端操作)

14)能源分配系統監測。(對能源分配不斷增長的需求和可再生性運作,需要強大的技術來平衡電網)

15)生物基PEF材料。(相關創新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長,以改善其質量和性能)

16)降糖。(超過16.2萬項專利旨在消除糖分過多導致的健康問題)

17)神經界面。(閱讀和刺激大腦的技術將在2018年得到越來越多的驗證)

18)合成氣體和電力轉能源。(從二氧化碳中提取燃料等技術,將大大推動能源利用專利)

(PPT表格展示,可簡單介紹,但不作為腳本文字)

如今5年過去了,回頭看,確實很多當年預測的技術升級已經開始以商業化的方式廣泛應用。例如5G技術,3D打印技術,神經界面以及AR等等。值得關注的是,在2022年11月30日發布的一款名為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工具,正是此報告中排在第一的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的技術升級應用的結果。一時間,“人工智能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顛覆行業”“人工智能替代人類工作”等話題一度被大家熱烈討論。今天我們以這個技術升級案例來看一看,作為一種可以廣泛應用在不同行業,提升工作效率,縮短研發周期的底層技術,人工智能到底擅長做什么,不擅長做什么,會對職業更替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一、人工智能具備哪些和人類一樣的能力,它擅長做什么類型的工作

1. 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別

能力: 人工智能擅長快速處理大量數據,識別模式和趨勢。

職業方向: 在需要大數據分析、預測和優化的領域中,人工智能可以大顯身手,例如金融分析、市場趨勢預測、供應鏈管理等。

2. 重復和計算密集任務

能力: 人工智能可以不知疲倦地執行重復和計算密集的任務,確保精確和一致。

職業方向: 在生產線自動化、質量控制、批量處理等領域,人工智能可以提供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

3. 結構化和規則驅動的任務

能力: 人工智能擅長遵循明確的規則和流程,解決結構化問題。

職業方向: 在法律合規審查、會計審核、客戶服務自動化等需要嚴密遵循規則和流程的領域,人工智能可以表現出色。

二、人工智能不具備哪些人類的能力,以及不擅長的工作

1. 情感理解和人際關系

能力: 人工智能缺乏真實的情感理解、同理心和人際信任的建設能力。

職業方向: 涉及深度人際互動和情感支持的領域,如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醫生等,機器難以替代人類的真誠關懷和理解。

2. 創造性和復雜決策

能力: 人工智能通常缺乏人類的直覺、原創創造力和復雜倫理道德判斷能力。

職業方向: 高級藝術創作、長遠戰略規劃和涉及復雜道德和倫理考量的決策職務,如原創藝術家、戰略顧問、外交官等。

3. 靈活的問題解決和精細技藝

能力: 人工智能在遇到新穎、跨領域或需要精細觸覺和手工技藝的問題時可能受限。

職業方向: 要求靈活思維和精細手工技能的領域,如復雜多學科的研究、特定的手工藝修復、個性化教育等。

三、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看待技術升級給職業更替帶來的影響?

縱觀歷史的發展,無論是是蒸汽機的發明、還是電氣革命、或者互聯網帶來的行業和產業變革,面對新技術,一部分人帶著近似崇拜的心態去積極使用,另一部分人則帶著恐懼和擔憂的心態抗拒新技術的應用;前者可能造成新技術的濫用,后者可能造成社會的生產力止步不前。

我們應該很清醒地知道技術歸根結底是為人類的福祉服務,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服務。所以積極擁抱和利用新技術,找到職業與新技術的結合點,讓新技術提升學習、工作時的生產力是同學們提升自身職場競爭力的有效措施,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更高效、更持續發展地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