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潘家華剖析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
活動描述
- 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時間:2010年9月9日15:00 簡介:二十一世紀論壇9月6日—8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分為六個專題研討,其中第二個專題研討是“關于氣候變化與新能源的問題”。關于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教授進行了專訪。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二十一世紀論壇9月6日—8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分為六個專題研討,我現在所在的是第二專題研討,“關于氣候變化與新能源的問題”。關于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教授進行了專訪。
2010-09-09 11:12:38
- 中國網:
潘主任您好!我們知道,今年下半年在坎昆將會舉行氣候變化大會,您對這次坎昆會議有什么期待嗎?您覺得通過這次會議,會取得哪些實質性的成果?
2010-09-09 11:13:19
- 潘家華:
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會議在墨西哥的坎昆舉行,由于去年哥本哈根會議在某種意義上的成功或失敗,成功是因為很熱鬧,失敗是因為沒有任何收獲。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于今年的坎昆會議普遍認為是更為客觀,更為務實。
務實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所有的國家政府加大了國內節能減排的力度,在國際事務中調低了預期,也就是說,在今年坎昆會議上,不會像去年在哥本哈根會議那樣有比較高的預期。盡管沒有預期,但是也是本著務實的原則,也會有一些成果,而且這些成果也應該是比較積極的。
2010-09-09 11:13:49
- 中國網:
這個積極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2010-09-09 11:14:26
- 潘家華:
首先,資金啟動問題,因為哥本哈根協議中有一條,發達國家要在2010—2012年這三年時間籌集30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300億美元就是一年只有100億美元,這對發達國家來講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這可以滿足發展中國家當前的一些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很有可能會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發達國家的資金可能相應會落實到位,發展中國家的低碳發展可能有些實質性的推動,這應該是值得預期的。
第二,發展中國家減排的透明度問題。也就是發展中國家的減緩行動,需要可以測量,可以報告,可以確認或者核查,就是所謂的“三可”。以前發展中國家普遍認為,我們自主減排行動是我自己的事情,與國際社會沒有關系?,F在發展中國家也認識到,我們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必須要有一個科學的檢測、評估體系,這個檢測、評估體系也是為了發展中國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自身的低碳發展所必須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發展中國家很有可能就會認為是所謂的主權問題,因為這實際上并不涉及很多主權問題,而是對我們發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的認可,可以向國際社會公開,允許國際社會在方法論上面,在實際減排效果方面公開,這樣:1、可以展示發展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決心、信心和績效、實際效果。另外,也是對發達國家的一個鞭策,發展中國家都這么做了,發達國家為什么不可以做得更好?2、對發達國家的鞭策在于,我們這樣做,按照巴厘路線圖的規定,我們需要發達國家給予資金和技術的援助,發達國家提供一點資金和技術,對于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貢獻是極大的,對發達國家來講也有好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關于透明度問題也會有一個突破。
今年的坎昆會議應該是繼往開來的一個會議,能夠對哥本哈根談判形成的一些共識加以鎖定,并加以落實,對于有爭議的問題能夠更進一步地明確各方的利益訴求,能夠理解各方的立場,為以后的談判尋求共識,打下基礎。
2010-09-09 11:14:55
- 中國網:
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在國際合作方面存在哪些困境?中國可以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2010-09-09 11:15:26
- 潘家華:
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中間最大的一個困境,就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問題。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發展中國家以發展優先,發展中國家的低碳發展要得到發達國家資金和技術的援助。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需要低碳發展,但需要發達國家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我們以援助。
但是目前,發達國家乃至于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發展定位出現模糊,認為中國不再是發展中國家。他們這樣的錯覺或者誤解也是有根據的,根據就表現在:1、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講,現在已經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總量大。2、外匯儲備大。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超過兩萬億。3、中國中央集權的力量強。我們的稅收、財政收入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在遞增,今年可望達到八萬億,這是不小的數字,說明政府很有錢。4、中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有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像北京的豪華車輛、豪華別墅,上海的堵車、城市建設,我們奧運時的奢華、國慶閱兵時的奢華,都表現出中國好象不差錢。
這樣國際社會對中國就有一種誤解,你們已經不是發展中國家了。但是我們必須要客觀地認識到,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按照人均GDP來講,我們現在排位還在一百位以后。作為社會發展來講,按照聯合國發展規劃署對這個問題的評價指標,我們所謂的人文發展指數現在也只是中等發展水平,排位也是接近一百位。也就是說,我們在這樣的主要經濟體中間根本進不了前二十名。
第二,即使這樣的數據標準,像石油輸出國組織,他們的人均收入非常高,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為他們是發達國家,為什么?因為他們沒有社會保障,教育文化比較落后?,F在中國就是這樣,貧困人口這么多?;谖覀冋麄€社會體制、機制結構遠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正因為這樣,中國還確實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不要飄飄然。不要認為中國這些年發展了,我們天下第一了。這是一種錯覺、一種幻覺,是不切實際的。我們還是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努力發展自己,這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中國的節能、減碳,不光是為了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也是為了我們中國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010-09-09 11:17:04
- 潘家華:
關于能源安全問題,我們今年按照李維斗教授所講的,如果我們的能源消費在2050年到65億噸的話,這個能源從哪兒來?我們現在石油已經多半靠進口,汽車現在每千人只有五十輛,不到美國人的十五分之一,不到歐洲人的十分之一。再發展,只能再進口石油,煤炭也是這樣。
我們的環境污染問題,酸雨問題,城市大氣以及機動車污染問題,采煤以后的塌陷以及地下水的破壞問題,應該講整個資源環境的負擔是非常重的,問題非常多。如果我們現在是低碳發展的話,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話,能源安全的需要、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環境保護的需要,以及我們生態保護和礦工、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要做。
我們做,但要向國際社會表明,我們是在做,但我們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國際合作。中國的問題不光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這是全世界的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我們需要大家共同來努力。因為我們現在生產的產品是在為全世界服務,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應該全世界共享。如果國際社會可以共同努力,我們會事半功倍。
如果我們有這么一個認識以后,就應該:1、給國際社會一個比較明確的解釋,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在做,我們想做得更好,但我們現在力量有限,希望國際社會與我們一起來做。2、再下一步決策非常明確,在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做?因為我們現在做的不光是一些硬技術的問題,還有體制、機制等制度建設的問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別在哪里?1)硬件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鐵路、機場,中國現在硬件的基礎設施發展很快,已經有了收效。2)制度基礎設施,也就是文化、教育、衛生、健康保障等,我們現在應該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在這些方面開展一些國際合作。
2010-09-09 11:19:00
- 中國網:
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謝謝! (結束)
2010-09-09 11:19:32
圖片內容:
-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接受中國網采訪
- 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中間最大的一個困境,就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問題。
- 潘家華在21世紀論壇上演講
- 潘家華剖析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
-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需要低碳發展,但需要發達國家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我們以援助。
視頻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00907.wmv
圖片大圖:
-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接受中國網采訪
中國網 楊佳
-
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中間最大的一個困境,就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問題。
中國網 楊佳
-
潘家華在21世紀論壇上演講
中國網 楊佳
-
潘家華剖析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
中國網 楊佳
-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需要低碳發展,但需要發達國家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我們以援助。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