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們劃著小漁舟集合在一起商討當日的捕魚計劃。中國網圖片庫 李強 攝
3月1日訊夕陽西下一群漁人搖著雙槳哼著漁歌,那船頭船梆上的一只只魚鷹,如同打了勝仗的英雄昂首挺胸,悠悠的隨著粼粼波光滿載而歸。這是一幅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圖卷。這就是有著中華數千年傳統(tǒng)農耕文化“漁,樵,耕,讀”的“漁”人們。但如今這樣美妙的畫面想看到卻很困難。
如今,傳統(tǒng)漁民們的生活舉步維艱,絕大部分改行或者變成了打工族。又因魚鷹的飼養(yǎng)非常辛苦,漁民們的后代也不愿意再接觸飼養(yǎng),魚鷹飼養(yǎng)戶幾乎絕跡。以后我們的后代都不知道魚鷹長成什么樣及如何捕魚的。
魚鷹,學名鸕鶿,有的地方叫它黑老鴉。羽毛總體黑色,頭頸部呈紫綠光澤,嘴角和喉囊部黃綠色,眼睛下方白色,兩肩背和翅羽銅褐色并具金屬光澤,羽緣暗銅藍色,尾圓形,頭部有白色絲狀羽毛,頭后部有一不明顯羽冠,虹膜翠綠如寶石,非常漂亮!鸕鶿善游泳和潛水,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入水,姿態(tài)優(yōu)美。鸕鶿在捕獵時腦袋扎入水里追蹤魚類,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在水里劃水,鸕鶿的視覺和聽覺非常靈敏,并對其捕獵有很大的幫助,在水下無論多靈活的獵物都難逃魚鷹伸長脖子用尖利喙部發(fā)出的致命一擊。
偶然機會我又見到已經絕跡幾十年的捕魚場景,十來只小舟驅使數百只魚鷹,那水面上宏大的捕魚場面甚是激動人心。后來了解到這是一次兩省三地有著家族飼養(yǎng)關系的魚鷹飼養(yǎng)戶聯合行動,詣在進行最后的“表演”,之后就基本放棄再飼養(yǎng)魚鷹了。這是他們多少代人以來和魚鷹有著深厚的感情,卻又無奈準備放棄飼養(yǎng)魚鷹了的紀念行為。
為了不讓這些真實的傳統(tǒng)“漁獵”場面消失,我拿起相機進行跟蹤拍攝,留住這些圖像資料,以便后人們還能真實的了解漁民飼養(yǎng)魚鷹,如何讓魚鷹進行捕魚的。
鸕鶿在我們當地又叫鶩(wo第四聲)子,一直是漁民們進行漁業(yè)生產的一種工具,據考古出土物看,在中國也有數千年馴養(yǎng)的歷史了,古籍記載,最遲在三國以后,鸕鶿即被我國人民普遍訓養(yǎng)為捕魚工具。鸕鶿捕魚是人和自然的完美杰作,是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的保護,是漁樵文化里面的一個有特色的重要內容。具備在傳統(tǒng)漁業(yè)文化歷史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