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中國氣象局2009年11月份新聞發(fā)布會
活動描述
- 中國氣象局定于11月2日14:3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召開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中國網(wǎng)現(xiàn)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fā)言人 于新文:
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今天天氣很冷,人氣很旺,大家都非常關心天氣情況,特別是昨天北京下了第一場雪,這場初雪又是22年以來最早的一次,所以大家也非常關心。另外今天我們還要借此機會發(fā)布一下10月份的重大天氣情況、公共氣象滿意度調查的結果。下面請允許我介紹一下參加發(fā)布會的領導和專家。
2009-11-02 14:27:04
- 于新文:
我們今天邀請到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fā)言人陳振林,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社會經(jīng)濟調查司司長魏貴祥,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高級工程師賈小龍,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首席預報員王秀文,國家氣象中心農業(yè)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王純枝。
首先我們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陳振林司長介紹一下10月份的重大氣象條件回顧以及對未來天氣的展望。
2009-11-02 14:33:25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 陳振林:
一、10月我國天氣氣候特征
2009年10月,我國主要天氣氣候特征: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10月,全國平均氣溫為11.3℃,較常年同期偏高1.6℃,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三高。與常年同期相比,全國大部地區(qū)氣溫偏高,其中華北南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以及內蒙古西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2~4℃。云南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上海、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陜西為次高。
2009-11-02 14:35:48
- 陳振林:
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23.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3.2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華北南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華南大部以及黑龍江大部、內蒙古大部、新疆中部、西藏東南部、云南、貴州等地偏少3~8成,其中黃淮南部、江淮、江南中部、華南東部以及內蒙古西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云南降水量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小,江蘇為次少。此外,吉林東部、遼寧東北部、海南、青海大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量偏多3成至2倍。
2009-11-02 14:37:04
- 陳振林:
二、10月我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1. 江南、華南等地氣象干旱持續(xù)或發(fā)展
入秋以來,我國黃河以南大部地區(qū)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長江中下游地區(qū)9~10月平均降水量98.7毫米,較常年同期(179.4毫米)偏少80.7毫米,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4少,其中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區(qū)域平均降水量為62.5毫米,較常年同期(173.4毫米)偏少110.9毫米,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少。降水偏少,加之氣溫持續(xù)偏高,土壤水分蒸發(fā)加大,導致上述大部地區(qū)干旱發(fā)展(9月下旬、10月中旬湖南、貴州等旱區(qū)曾出現(xiàn)降水,干旱得到一定緩和)。目前,黃淮南部、江漢大部、江淮西部、江南中西部、華南北部及云南大部、貴州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存在中等程度氣象干旱,其中湖北中部、江西南部、廣東北部、廣西西部、云南東南部等地達到重旱。
嚴重干旱導致江西鄱陽湖比常年提前2個月進入枯水期,省內五大河流中有四條河流出現(xiàn)歷史最低水位,贛江萬安至新干段航道出現(xiàn)嚴重堵航現(xiàn)象。湖南洞庭湖創(chuàng)歷史同期最低水位,湘江長沙段多次跌破歷史最低水位,湘江中下游航運交通幾乎癱瘓,長沙、株洲、湘潭等沿江城市的居民的生活用水受到較大影響。廣東省北江水位持續(xù)走低,部分河段和水庫干涸。福建境內主要江河來水量比多年同期少40%,有多座水庫干涸。
2009-11-02 14:37:21
- 陳振林:
2. 熱帶風暴 “芭瑪”登陸海南
今年第17號熱帶風暴“芭瑪”于9月29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0月12日9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氣壓為992百帕。12日晚間在海南島加強為強熱帶風暴,夜間移入北部灣東部海域,14日下午減弱為熱帶風暴,并于16時30分前后在越南北部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92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風速9級(23米/秒。之后強度迅速減弱, 14日23時停止編號。
“芭瑪”生命史歷時16天,期間強度多變,且4次登陸(其中兩次登陸菲律賓)。具有生命史長、路徑詭異、強度變化大、登陸頻繁特點。受“芭瑪”影響,海南、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出現(xiàn)大到暴雨天氣,其中海南臨高(378.4毫米)、文昌(325毫米)、澄邁(316.1毫米)、儋縣(311.5毫米)等地過程降水量超過300毫米。海南西北部地區(qū)普遍出現(xiàn)了8~10級陣風,以昌江十月田鎮(zhèn)32.0米/秒(11級)陣風風力為最大。
“芭瑪”給海南、廣東兩省造成166.9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人(海南?。o急轉移安置8.5萬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4.3億元?!鞍努敗睖舭褪亢{附近期間,狂風暴雨造成臺灣東部、北部和南部多條溪流水位暴漲,多處公路、鐵路因塌方、泥石流而交通中斷,馬祖與臺灣本島之間海上航班停運,數(shù)千民眾轉移。
2009-11-02 14:38:02
- 陳振林:
3. 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局部出現(xiàn)雪災
10月4~12日,青海南部、新疆西部、西藏東北部及西南部、新疆西部等地出現(xiàn)雨雪天氣過程,局部地區(qū)出現(xiàn)大到暴雪天氣,其中西藏普蘭(99.2毫米)、聶拉木(73.3毫米)、帕里(63.5毫米)等地降水量超過50毫米,部分牧業(yè)點積雪深度達30~40厘米。西藏普蘭10月7日降雪量51.4毫米,青海的曲麻萊10月8日降雪量21.2毫米、托勒10月10日降雪量8.5毫米,均超過當?shù)?0月最大日降雪量歷史記錄。此次降雪緩解了部分地區(qū)的干旱,增加了封凍前的土壤墑情,有利于來年牧草的生長發(fā)育。但對西藏、青海等地的牧業(yè)生產(chǎn)和交通運輸帶來不利影響。
10月4~9日,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革吉等6個縣發(fā)生雪災。截至13日7時統(tǒng)計,受災人口1.1萬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580萬元。
10月10日,新疆阿合奇縣發(fā)生雪災,造成6000人受災,因災死亡2人,凍傷2人。
2009-11-02 14:40:23
- 陳振林:
4. 10多個省(市、區(qū))遭受強對流天氣襲擊
初步統(tǒng)計,10月份,全國有浙江、陜西、青海、江蘇、云南、甘肅、海南、遼寧、廣西、廣東、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吉林等10多個省(市、區(qū))遭受局地暴雨、雷雨大風、冰雹、雷暴等強對流天氣襲擊,其中遼寧、山東、陜西等地局部地區(qū)受災較重。
2009-11-02 14:45:53
- 陳振林:
5.我國北方和中東部出現(xiàn)入秋以來首次寒潮天氣
10月30日至11月2日,我國北方和中東部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強降溫天氣,降溫幅度一般有6~10℃,局部地區(qū)降溫超過20℃,淮河以北地區(qū)最低氣溫都低于0℃;同時,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出現(xiàn)雨雪天氣,東北中南部、華北出現(xiàn)今年10月以來首場降雪。11月1日,北京出現(xiàn)1987年以來最早初雪,比常年(11月29日)提前了近一個月。據(jù)資料統(tǒng)計,此次降雪為歷史上第三早的初雪,第一早初雪出現(xiàn)在1960年10月26日,第二早初雪出現(xiàn)在1987年10月31日,2007、2008年的初雪均出現(xiàn)在12月10日。
東北中南部地區(qū)也出現(xiàn)今年冬季第一場降雪。降雪量一般有6~10毫米,局部地區(qū)降雪量有10~25毫米。氣溫急劇下降,吉林部分地區(qū)降溫幅度超過20℃。受強降雪和強降溫影響,東北地區(qū)到北京、長春到沈陽等地運輸受阻,部分線路晚點、停運。運輸受阻導致菜價上漲,部分景區(qū)關閉。延吉城區(qū)樹木被暴雪壓斷。
2009-11-02 14:46:04
- 陳振林:
10月國外也發(fā)生了暴雨洪水、低溫冷凍、颶風等氣候事件,就不詳細介紹了。
下面我介紹一下10月農業(yè)生產(chǎn)氣象條件分析情況:
北方地區(qū):北方大部地區(qū)氣溫正常,日照充足,利于玉米、一季稻、大豆等作物收獲晾曬。冬麥區(qū)大部墑情適宜,冬小麥播種出苗順利。山東半島秋播期間出現(xiàn)旱情,致使部分地區(qū)造墑播種冬小麥,月末出現(xiàn)明顯降水,土壤墑情改善,利于冬小麥出苗生長;陜西南部土壤過濕,冬小麥播種出苗和油菜適時移栽略受影響。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南部和河北北部10月降水稀少,但秋收作物大部已成熟收獲,氣象干旱對農業(yè)生產(chǎn)基本無影響。
南方地區(qū):南方大部地區(qū)降水偏少,光熱充足,利于一季稻成熟收曬、晚稻灌漿成熟和冬小麥、油菜播種與出苗生長。但江南、華南月內溫高雨少,江南中西部和華南北部部分地區(qū)旱情發(fā)展,缺水灌溉地區(qū)的晚稻和玉米、甘蔗等旱地作物后期生長以及秋播受到影響;中旬受冷空氣和第17號強熱帶風暴“芭瑪”影響,湖南和廣西等地出現(xiàn)降水,前期旱情得到緩解。
西南地區(qū)東部:西南地區(qū)東部月內陰雨寡照天氣較多,不利于作物收曬和油菜苗期生長;四川盆地西部和貴州部分地區(qū)土壤過濕,冬小麥備耕播種和油菜移栽也受到影響。
2009-11-02 14:46:21
- 陳振林:
10月份,氣象部門為全國秋收秋種提供了以下氣象服務:
1.定期產(chǎn)品:10月1日以來,中央氣象臺制作發(fā)布全國定期秋收秋種氣象服務產(chǎn)品10期。
2.決策服務產(chǎn)品:圍繞南、北方干旱對秋收作物灌漿和秋收秋種的影響,中央氣象臺制作發(fā)布土壤墑情監(jiān)測、干旱預報定期產(chǎn)品7期,不定期決策服務材料10期。
3.氣象今日談:農業(yè)氣象專家做客“氣象今日談”節(jié)目3期,指導秋收秋種及相關防災減災工作。
4.電視會商:針對南方秋播區(qū)秋收作物收獲及適宜播種期預報等,中央氣象臺與省級氣象部門進行電視會商,發(fā)布了“2009年南方大部秋播區(qū)墑情適宜,熱量條件較好,利于冬小麥、油菜播種出苗”專題報告,指導秋種生產(chǎn)。
2009-11-02 14:47:09
- 陳振林:
下面,我介紹一下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
目前強冷空氣對我國的影響將逐漸結束。預計未來10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冷暖變化較大,就平均氣溫而言,華北地區(qū)東部、東北地區(qū)平均氣溫將比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其它地區(qū)基本與常年同期持平或比常年同期偏高;南方氣象干旱區(qū)雨水將呈明顯增多趨勢。具體預報如下:
1.4~6日我國大部無雨雪天氣,氣溫明顯回升。
4~6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基本沒有雨雪天氣,風力不大,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
2.7~10日將有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我國。
7~10日,又有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受其影響,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將先后出現(xiàn)一次降雪和大風降溫天氣過程。在此期間,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將出現(xiàn)一次降雨天氣過程,氣溫也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持續(xù)干旱少雨的云南、廣西、廣東北部、湖南、江西等地將出現(xiàn)15~40毫米的降雨,對緩和旱區(qū)旱情有利。
2009-11-02 14:48:37
- 陳振林:
11月份,農業(yè)生產(chǎn)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秋管:11月份北方大部冬小麥處于分蘗期,是冬前形成壯苗的重要階段。冬麥區(qū)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松土、補肥,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增加冬前有效分蘗。
2.抓緊秋種:長江流域尚未秋播的地區(qū)要積極整地播種,已出苗的地區(qū)要注意查苗、補種;西南土壤過濕的地區(qū)要注意清溝理墑,排濕降漬,確保冬小麥適時播種和油菜壯苗移栽。
3.搶收晚稻:江南和華南要及時收獲成熟晚稻;同時,抓住降水時機,加強庫塘蓄水,確保未成熟晚稻后期充分灌漿和秋、冬種順利開展。
4.防御雪災:內蒙古北部、青海東南部和新疆北部部分地區(qū)11月降水偏多,農牧業(yè)要注意防御雪災。
2009-11-02 14:49:02
- 陳振林:
11月份,氣象部門的氣象服務重點有以下幾方面:
1.冷空氣:進入11月后,冷空氣勢力會進一步增強。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注意防御強降溫天氣對生產(chǎn)和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
2.干旱:預計11月份,全國大部地區(qū)降水仍然以偏少為主,華南、江南、西南部分地區(qū)的旱情可能持續(xù)發(fā)展,要繼續(xù)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3.森林草原防火:11月風干物燥,極易發(fā)生火災,各地要注意做好防火、用火安全工作,特別是繼續(xù)做好森林草原的防火工作。
4.大霧天氣:11月大霧天氣增多,高速公路、航運部門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確保交通安全。
10月份天氣回顧以及11月天氣展望就匯報到這里,謝謝!
2009-11-02 14:49:15
- 于新文:
大家知道氣象工作做得好不好,天氣預報做得準不準,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老百姓滿意不滿意。所以圍繞如何提高氣象服務的公眾滿意度一直是我們氣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這段時間我們國家統(tǒng)計局和中國氣象局首次聯(lián)合開展了全國公眾氣象服務的調查和評估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了解公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從而來提高和促進我們氣象預報和氣象服務工作的水平。
這項工作得到國家統(tǒng)計局的大力支持,在座的魏司長也給了很大支持。給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45800名18到65周歲的城市和農村居民進行了直接入戶式訪問,專門就公眾對氣象服務的評價、公眾獲取氣象信息的行為習慣、公眾對氣象信息的需求這三方面進行了詳細調查。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老百姓對氣象服務的滿意程度以及獲取信息的途徑和一些需求。下面請陳振林司長向各位介紹這次調查的結果,也歡迎大家提意見。
2009-11-02 14:52:08
- 陳振林:
非常感謝魏貴祥司長和國家統(tǒng)計局對這項工作的大力支持。此次調查是首次由國家統(tǒng)計局和中國氣象局聯(lián)合開展,首次對城市和農村居民進行直接入戶調查,也是首次作為中國氣象局的常規(guī)業(yè)務來開展的。現(xiàn)在我來向大家介紹調查結果。
這次調查評估過程,主要是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社會經(jīng)濟調查司組織,中國氣象局公共服務中心全程參與。此次調查對全國31個?。▍^(qū)、市)的18—65周歲的城市和農村居民進行了直接入戶式訪問,調查規(guī)模為45800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0500人,農村人口15300人。調查評估主要包括公眾對氣象服務的評價、公眾獲取氣象服務的行為習慣和公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等三方面內容。調查結果表明,2009年公眾氣象服務滿意率為85.6%,比去年的84.9%略有提高。
2009-11-02 14:54:56
- 陳振林:
一、公眾對氣象服務的評價
公眾對氣象服務的評價主要包括滿意度評價、準確性評價和及時性評價。
1、滿意度評價
(1)2009年全國公眾氣象服務滿意率為85.6%,比2008年的84.9%略有提高。
(2)2009年公眾氣象服務滿意率評價的地域差異明顯,表現(xiàn)為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各地域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東北、華東、華北、西北、華中、華南、西南和新疆。
(3)城鄉(xiāng)滿意率有差別,城市公眾的滿意率為84.5%,農村公眾的滿意率為87.7%。
(4)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人群的滿意率變化規(guī)律穩(wěn)定且一致。女性的滿意度高于男性;年齡越高的公眾對氣象服務滿意率越高;教育程度越低的受訪者對氣象服務的滿意率越高。
(5)農村公眾對林業(yè)、漁業(yè)、種植業(yè)的滿意度相差不大,均在90分左右,但從事畜牧業(yè)的農村公眾滿意度最低(85分),可能是因語言問題影響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民對服務的滿意度。
2009-11-02 14:55:56
- 陳振林:
2、準確性評價
(1)2009年公眾對天氣預報總體準確性評價很高,對總體準確性持肯定態(tài)度比率達到95.6%,其中選擇“準確”和“基本準確”的比率分別為26.0%和69.6%。
(2)不同地域公眾對天氣預報準確性評價存在差異,東北、華東、華中對各類天氣預報的準確性評價比較穩(wěn)定且排名均靠前,新疆對天氣預報準確性評價最低。
(3)公眾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準確性評價低于對常規(guī)預報的評價,持肯定態(tài)度的比率分別為82.7%和90%。
(4)不同職業(yè)人群對天氣預報的準確性評價比2008年明顯提高。在調查的10類人員中,“離退休人員”的評價較高,“公務員”的評價較低,與2008年調查結果基本一致。但“學生”的評價排序卻由2008年的第四位變成今年的最后一位;“公務員”的準確性評價近兩年均排在比較靠后的位置。
(5)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的公眾對準確性評價規(guī)律同與滿意度評價的結論相似。女性的評價高于男性;年齡越大對準確性的評價越高;教育程度越低對準確性的評價越高。
2009-11-02 15:06:06
- 陳振林:
3、及時性評價
(1)2009年,有針對性地對城市公眾和農村公眾進行的氣象服務及時性調查進行了區(qū)別。對城市公眾調查的是對“能否及時獲取暴雨、臺風、沙塵、冰雹、雷雨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預警”的評價;對農村公眾調查的是對“重要天氣或重要農事活動時能否及時獲取氣象預警”的評價。
(2)絕大多數(shù)的公眾氣象服務的及時性表示認可。城市公眾對及時性持肯定態(tài)度的比率為84.3%;農村公眾對及時性持肯定態(tài)度的比率為78.2%。
(3)華東的城市和農村的及時性評價均為最高,西南的城市和農村的及時性評價均為最低,華南的城市與農村的及時性評價差別最大,城市明顯高于農村。
(4)不同職業(yè)的城市公眾對氣象服務及時性的評價差別不大。離退休人員的及時性評價最高,公務員和學生的及時性評價低。
(5)農村公眾對氣象服務及時性評價的職業(yè)差別比較明顯。從事漁業(yè)的農村公眾持肯定態(tài)度的比例為88.2%,從事畜牧業(yè)的農村持肯定態(tài)度的比例僅為69.7%,兩者相差18.5%。
這可能與從事漁業(yè)的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較多有關。
2009-11-02 15:06:28
- 陳振林:
二、公眾獲取氣象服務的行為習慣
主要包括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公眾對氣象部門擁有的傳播渠道的知曉率、公眾關注氣象服務信息的時段,以及城市公眾關注天氣預報的目的、農村公眾關注氣象服務信息的發(fā)布單位。
1、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
(1)電視是公眾獲取氣象服務的最重要渠道,有95.3%的城市公眾和97.6%的農村公眾通過電視獲取氣象服務信息。
(2)城市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多樣化,農村公眾則相對較單一。除電視外,城市公眾其他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排名前六位的依次是手機短信(41.8%)、報刊(32.5%)、廣播(32.4%)、網(wǎng)絡(21.1%)、手機彩信(12.6%)和電話(6.5%);農村公眾其他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手機短信(36.9%)、廣播(24.2%)、電話(8.6%)、報刊(7.7%)和網(wǎng)絡(4.5%),其中農村網(wǎng)絡用戶明顯低于城市。
(3)城市公眾通過手機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比例顯著增加。2009年,通過手機短信和彩信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比率之和為54.4%,比2008年的32.3%明顯增加,并且年齡越小使用手機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比例越大。
(4)對氣象服務信息關注頻率越高的農村公眾,從廣播、手機短信獲得氣象信息的比例越高。
2009-11-02 15:06:51
- 陳振林:
2、對氣象部門擁有的傳播渠道的知曉率
(1)氣象部門擁有的氣象服務傳播渠道主要有中國氣象頻道、氣象聲訊服務電話、中國天氣網(wǎng)、中國興農網(wǎng)、氣象服務熱線(400-6000-121)、中國氣象報以及所在地區(qū)氣象部門網(wǎng)站等。
(2)城市公眾對氣象部門擁有的傳播渠道的知曉率分別為中國氣象頻道(42.1%)、氣象聲訊服務電話(37.1%)、中國天氣網(wǎng)(28.8%)、中國氣象報(26.9%)、所在地區(qū)氣象部門網(wǎng)站(20.1%)和氣象服務熱線(9.4%),另有19.9%的城市公眾不知道以上任何一種氣象部門的傳播渠道。
(3)農村公眾對氣象部門擁有的傳播渠道的知曉率分別為氣象聲訊服務電話(35.5%)、中國氣象頻道(28.6%)、中國氣象報(16.2%)、中國天氣網(wǎng)(8.6%)、所在地區(qū)氣象部門網(wǎng)站(6.9%)、氣象服務熱線(6.5%)和中國興農網(wǎng)(3.3%),另有38.8%的農村公眾不知道以上任何一種氣象部門的傳播渠道。但是對氣象信息關注度高的農村公眾,對各類氣象服務傳播渠道的知曉率還是比較高的。
2009-11-02 15:07:07
- 陳振林:
3、公眾關注氣象服務信息的時段
(1)2009年,公眾在各時段(早間、上午、中午、下午、晚間、夜間)關注氣象服務信息的比例比2008年均有顯著增加。
(2)晚間是公眾關注氣象服務信息最主要的時段。城市與農村的比例分別達到了77.1%和83.6%。
(3)早間關注氣象信息的公眾明顯增多。城市公眾關注早間氣象服務信息的比例從2008年的23.4%提高到今年的41.5%;農村公眾關于早間氣象服務信息的比例達到25%,僅次于早間。這說明早間是僅次于晚間的越來越重要的服務時段,應該引起更多的重視。
2009-11-02 15:07:28
- 陳振林:
4、城市公眾關注天氣預報的目的
(1)出行及穿衣需要是城市公眾關注天氣預報最主要用途。2009年,城市公眾選擇“出行需要”和“為衣著提供參考”比例分別為68.4%和61.5%,并且女性比例明顯高于男性。
(2)城市公眾對“提前做好突發(fā)天氣的防御”、“安排個人活動”以及“身體健康需要”等選項的選擇比例在30%左右,并且男女差別不明顯,但是對于“工作需要”的選擇,男性比例明顯高于女性。
5、農村公眾關注氣象服務的信息發(fā)布單位
(1)中央氣象臺是農村公眾日常接收氣象信息最重要的發(fā)布單位。
(2)從當?shù)貧庀蟛块T接收氣象服務信息的農村公眾比例較低。農村公眾最希望得到當?shù)貧庀蟛块T(特別是縣級)的更具有針對性氣象服務。
2009-11-02 15:07:52
- 陳振林:
三、公眾對氣象服務需求
主要包括公眾關注氣象服務信息的內容、公眾關注氣象服務產(chǎn)品的類型、公眾關注的災害性天氣、公眾對手機氣象服務的需求以及公眾對其他服務信息需求等。
1、公眾關注氣象服務信息的內容
(1)城市公眾最關注氣溫高低、降雨降雪以及災害性天氣三類氣象服務信息。關注氣溫高低和降雨降雪的比例分別高達84.3%和79.8%;關注風和災害性天氣的比例分別為43.8%和32.0%;關注紫外線強度、空氣濕度、能見度的比例分別為23.4%、20.1%、13.8%。
(2)農村公眾最為關注的是降雨降雪,比例高達86%;其次是對氣溫和風的關注,比例為67.9%;對災害性天氣的關注比例為64.1%;另外,農村公眾對旱澇信息的關注比例達38.8%。
2009-11-02 15:08:03
- 陳振林:
2、公眾關注氣象服務產(chǎn)品的類型
(1)短期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警以及天氣實況是城市公眾最為關注的三類氣象服務產(chǎn)品。其中,公眾對災害性天氣預警服務的關注度從2008年的34.3%明顯提高至2009年的50.2%,并且城市行政級別越小,公眾對災害性天氣預警關注度越高。
(2)城市公眾關注的氣象服務產(chǎn)品類型依次為0-12小時的短時臨近天氣預報(58.3%)、未來1-3天逐日天氣預報(54.5%)、災害性天氣預報(50.2%)、天氣實況(46.3%)、國內城市天氣預報(38.4%)、生活健康氣象指數(shù)(26.9%)、交通氣象(17.1%)和未來4-10天天氣預報(13.6%)。
(3)農村公眾關注的氣象服務產(chǎn)品類型依次為3天以內預報(64.8%)、災害性天氣預報(55.2%)、天氣實況(53.2%)、氣象干旱預報(45.6%)、節(jié)氣農事活動指導(32.4%)、3天以上預報(20.5%)、生活健康氣象指數(shù)(18.4%)、城市天氣預報(12.2%)和交通天氣預報(11%)。
2009-11-02 15:08:14
- 陳振林:
3、公眾關注的災害性天氣
(1)公眾對災害性天氣的整體關注度明顯上升。不同地域的城市公眾關注的災害天氣類型各不相同,不同行業(yè)的農村公眾關注的災害天氣類型也各不相同。
(2)城市公眾最關注暴雨,比例高達80.2%;其他關注的依次為大風、雷電、冰雹、道路結冰、高溫熱浪、連陰雨和沙塵暴,比例在46%至36%之間不等,差別不大;對臺風、大霧、寒潮、桑拿天的關注比例稍低,在27%到12%之間不等。
(3)農村公眾最關注連陰雨,比例為59%;對冰雹、大風、洪澇和病蟲害預測的關注比例也比較高,分別為54.9%、54.6%、49.1%和48.4%;其次為雪災、關鍵農事服務指導、霜凍、沙塵暴,比例在40%到33%之間不等;對寒露風、干熱風、干旱的關注比例稍低,在17%到10%之間不等。
2009-11-02 15:08:28
- 陳振林:
4、公眾對手機氣象服務的需求
(1)城市公眾希望通過手機獲取氣象服務需求最高的是依然是天氣預報,比例為66.2%;其次是生活氣象提示和災害天氣預警,比例分別為42.3%和40.8%;對災害天氣知識、氣象新聞的需求比例也都接近25%;而對重大活動氣象服務和氣象科普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分別為12.8%和11.1%。
(2)農村公眾希望通過手機獲取氣象服務需求最高的也是天氣預報,比例為65.6%;其次是災害性天氣預警和農村災害防御知識,比例分別為43.6%和32.3%;對氣象新聞、生活氣象提示的需求比例分別為22.8%和22.7%;對農產(chǎn)品信息的需求比例也達到22.3%;對氣象科普的獲取意愿相對較低。
(3)公務員通過手機了解氣象信息的意愿最高,主要是對氣象預報、生活氣象提示、災害天氣預警三類信息的需求,均超過平均水平;其次是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科教文衛(wèi)體等專業(yè)人員;離退休人員對手機氣象服務需求最低。
2009-11-02 15:09:08
- 陳振林:
5、公眾對其他氣象服務的需求
(1)主要調查了生活氣象提示、氣象新聞、氣象科普、專家講解、氣象法規(guī)和農村政策、氣象現(xiàn)代化建設、農業(yè)氣象、農產(chǎn)品供應和求購信息、各地市場分析、農村災害防御知識等十項內容。
(2)城市公眾最希望了解生活氣象提示,比例為52.1%;其次為氣象新聞,比例為45.3%;希望了解氣象科普和專家講解的比例分別為23.5%和23.3%;對氣象法規(guī)、氣象現(xiàn)代化建設、農業(yè)氣象等的了解意愿偏低。
(3)農村公眾最希望了解災害防御知識,比例為57.1%;對氣象法規(guī)和農村政策、氣象新聞、農產(chǎn)品供應和采購情況的了解意愿較高,比例均在40%左右;農村公眾對生活氣象提示、各地農村市場分析、氣象科普的需求偏低,特別是對生活氣象提示的需求比城市公眾低了近18%。
我們開了聯(lián)合調查后,這是國家權威部門統(tǒng)計得到的數(shù)據(jù),一方面對于我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改善我們的產(chǎn)品,提高我們的服務非常有幫助。另外也是作為評估,現(xiàn)在氣象服務要融入政府和社會,外界怎么評價、媒體怎么監(jiān)督是重要的手段。今后也希望國家統(tǒng)計局每年都參與評估工作,加快建立公共氣象服務滿意度評價體系和相應國家標準,對調查數(shù)據(jù)的深入挖掘、質量控制、建立數(shù)據(jù)庫都非常重要;也需要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強學科建設和理論建設、加強評估業(yè)務系統(tǒng)建設。
這是今年的調查結果情況,我就介紹到這里。
2009-11-02 15:09:21
- 于新文:
這是最權威的發(fā)布,最權威的調查。去年我們也做了氣象服務調查,特別是奧運會期間和特奧會期間也做了調查,分別是93%和96%的滿意度??磥砦覀兎漳芰退竭€要不斷地提高。公眾的滿意度達到100%,這是我們的期望。
下面請記者提問。
2009-11-02 15:09:43
- 農民日報記者:
昨天的大雪經(jīng)過人工增雪后,達到這樣的強度,是不是我們事先能夠預料到的?以后像這種情況,有這么強度的降雪、降雨,能否及時與交通部門,如機場等加強溝通?
2009-11-02 15:09:56
- 于新文 :
人工增雪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次大雪主要是由天氣系統(tǒng)突然加強造成的。按照專家意見,主要是回流天氣,也就是海上水氣輸入,造成北京局部地區(qū)的大雪天氣。
2009-11-02 15:26:56
- 陳振林:
我補充一下,北京市政府預案體系建設比較完善,在這個體系里,每次預警到有重要的災害天氣發(fā)生時,各部門都會及時聯(lián)動起來。比如昨天北京市政府根據(jù)天氣預報采取措施,及時啟動供暖、環(huán)衛(wèi)、交通等部門都提早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
這是一場好雪,對緩解北京地區(qū)干旱很有利,這次人工增雪也是為了解決干旱的問題。
2009-11-02 15:28:01
- 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
現(xiàn)在甲流是屬于高暴發(fā)期,有些專家指出,甲流盛行一般是在氣溫10攝氏度以上、多雨的天氣。請問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哪些地區(qū)會出現(xiàn)這樣的天氣情況?
2009-11-02 15:28:22
- 陳振林:
甲流確實跟天氣條件有一定關系,氣象部門與衛(wèi)生部門有聯(lián)動機制,對于流感也有一些研究。也有專家認為氣溫低更利于甲流暴發(fā),但是沒有定論。
為防患于未然,包括這次寒流過程,我們與衛(wèi)生部門保持會商、聯(lián)動,及時向公眾發(fā)布預警信息。氣溫劇烈起伏變化,對于體弱多病的人群來說,對疾病抵抗力肯定會下降,這時候要及時保暖,以防流感。今后隨著冬季到來,氣象部門會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及時發(fā)布提示預警信息。
2009-11-02 15:28:50
- 記者:
在實施人工增雪之前,氣象部門提前預報的降雪量是多少?而實際降雪量是多少?人工增雪的量有多少?
2009-11-02 15:29:13
- 陳振林:
人工增雪的檢驗機制是世界性難題,檢驗作業(yè)后到底增加了多少現(xiàn)在無法確定,專家目前也只能通過判斷效果、雷達監(jiān)測等手段估測。從10月31日夜間到11月1日中午,北京地區(qū)從10月31日20時開始,隨著溫度降低,逐步降雪,1日凌晨北京城區(qū)出現(xiàn)覆蓋面廣的首場雪。北京氣象局管轄的21個監(jiān)測臺站顯示,昨天14時降雪就結束了,全市平均降水量有15.9毫米,對緩解干旱有利。
此次增雪作業(yè)在延慶、密云、門頭溝等八個高山地區(qū)作業(yè)點實施作業(yè),北京最大降雨量出現(xiàn)在石景山。哪些是人工做出的貢獻,哪些是天然的,無法分開,但是對增加降水量是有幫助的。
2009-11-02 15:37:21
- 于新文:
剛才問到公眾滿意度問題,這次調查是最權威、最全面的。我們今后會跟國家統(tǒng)計局形成系列化、標準化滿意度的調查??傮w來講,老百姓對天氣預報服務滿意度還是很高的。
2009-11-02 15:37:51
- 中國氣象頻道記者:
我是中國氣象頻道記者,我們了解到,通過調查統(tǒng)計,公眾對于氣象部門最大的需求在兩個點上,得到這樣的信息對于我們以后工作有什么推進和幫助作用?
2009-11-02 15:38:20
- 陳振林:
調查顯示,公眾對于氣象災害預警、短期氣象事件需求比較大,特別是災害性預警、防御氣象災害知識需求比較迫切。各個不同年齡段群體、居住在不同地區(qū),對于氣象產(chǎn)品也有不同的需求。這次調查結果對于我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改善我們的產(chǎn)品,提高我們的服務非常有幫助。
2009-11-02 15:38:55
- 于新文:
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2009-11-02 15:39:08
圖片內容:
- 中國氣象局2009年11月份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 中國網(wǎng)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fā)言人 于新文主持發(fā)布會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 陳振林介紹情況
- 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社會經(jīng)濟調查司司長 魏貴祥
- 發(fā)布會主席臺
- 到場專家
- 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 現(xiàn)場記者提問
- 農民日報記者提問
- 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提問
- 于新文主任回答記者提問
- 鳳凰衛(wèi)視記者提問
- 陳振林司長回答記者提問
- 新京報記者提問
- 中國氣象頻道記者提問
相關新聞:
- 中國氣象局2009年9月份新聞發(fā)布會
- 中國氣象局2009年10月份新聞發(fā)布會
- 北京今年秋季將延長10余天 總天數(shù)達55天左右
- 廣東進入枯水期旱情加劇 未來數(shù)日仍基本無雨
圖片大圖:
-
中國氣象局2009年11月份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中國網(wǎng) 楊佳
-
中國網(wǎng)做好直播準備工作
中國網(wǎng) 楊佳
-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fā)言人 于新文主持發(fā)布會
中國網(wǎng) 楊佳
-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 陳振林介紹情況
中國網(wǎng) 楊佳
-
國家統(tǒng)計局城市社會經(jīng)濟調查司司長 魏貴祥
中國網(wǎng) 楊佳
-
發(fā)布會主席臺
中國網(wǎng) 楊佳
-
到場專家
中國網(wǎng) 楊佳
-
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中國網(wǎng) 楊佳
-
現(xiàn)場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農民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于新文主任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鳳凰衛(wèi)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陳振林司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新京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
-
中國氣象頻道記者提問
中國網(wǎng)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