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我國對外開放最新進展情況舉行吹風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4年5月15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吹風會,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介紹我國對外開放最新進展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實時報道,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吹風會。一段時期以來,媒體對中國的對外開放情況,尤其是“一帶一路”上海自貿區的建設情況比較關注。今天我們很高興地請來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有關方面的情況,并做一些解讀。
2014-05-15 14:43:52
- 隆國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就中國對外開放進行交流,借此機會再次感謝凱紅給了我們這個寶貴的機會。
大家知道,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中國的對外開放所處的外部環境和我們自身的條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外部環境來看,在危機以前,持續了十幾年的全球的繁榮結束了,全球的經濟增長陷入了低迷,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因為需求不振導致的產能過剩的矛盾在加劇。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一方面這些遭受危機的國家,通過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等等措施救助金融市場,同時像美國、歐洲一些國家也采取了工業化的戰略振興制造業,很多新興經濟體也在加速推進自己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美國隨著它的戰略東移,還推動了TPP、TPIP這樣的巨型的區域貿易組織,不僅僅是進一步推進區域貿易里面的投資自由化貿易的自由化,同時還在推動構建新一輪貿易規則,所以這個外部環境對我們來說,既有新的挑戰,也有新的機會。
從我們自身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經過三十年的快速增長,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說是增長速度的換檔期,從原來平均達到10%左右的高速增長期,正在轉向中高速增長期,在這個速度轉換過程中,會引發出很多新的矛盾、新的挑戰。
2014-05-15 14:52:11
- 隆國強: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比較優勢也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原來支撐參與全球競爭的最重要的優勢是我們的人口紅利,低成本的勞動力支撐勞動密集型產業,國民經濟在不斷增強。我們在過去抓住了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導向型產業跨境轉移的機遇,采取了正確措施,使得我們出口快速增長,2013年我們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體。但是,隨著我們的比較優勢的變化,我們看到,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正在弱化,當然也有一些新的優勢顯現出來,比如說我們的人口數量紅利在減少,但是質量紅利在改善,我們每年有七百多萬大學畢業生,特別是對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研發工作來看,這是比較大的優勢。另外我們還有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產業配套能力等等,加上中國這樣一個快速擴張的本土大市場,這些新的優勢也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把高端產業活動向中國加速轉移。
2014-05-15 14:55:48
- 隆國強:
在這種內外新的形勢下,我們結構轉型的任務就越來越艱巨,越來越迫切。從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我們提出來要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新體制,實際上,我想就是著眼于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推動對外開放的戰略,進一步服務好國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提升我們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在三中全會的決議里面,圍繞著構建開放型經濟的新體制,在擴大服務業的開放、改革,對外投資的管理體制,還有推動自由貿易和我們自己的優化開放布局,作出了很多的舉措,總書記也提出來“一路一帶”的開放的新的戰略構想。所謂“一路一帶”大家也知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圍繞這些新的戰略構想,我們也采取了新的戰略舉措,比如在上海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等,很多下一步開放的舉措,率先在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里面推行。
2014-05-15 15:00:01
- 隆國強:
應該說,中國的新的開放戰略和我們一系列對外開放的實驗,引起了國內國外的關注,很多國家,不管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近鄰的發展中國家,對中國新的戰略、新的發展機遇都是高度重視,希望能夠更好地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國內就更不用說了,各個地方政府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都積極地行動起來。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我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門,我們作為一個政策研究的研究者,有機會和媒體朋友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大家可以提你們感興趣的問題,我知之所限,可能不是每個問題都給你一個完滿的回答,但是我會盡力而為。
2014-05-15 15:04:48
- 胡凱紅:
謝謝隆主任,下面請提問,提問之前通報一下你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4-05-15 15:04:54
- 深圳衛視記者:
我記得去年的時候,隆國強主任在這里,我也向您提過一個問題,關于深圳淺海實驗區的情況。到目前為止,請隆主任評價一下,一個是上海,您剛才提到上海自貿區的這個試驗,目前來看進展怎么樣?因為上海出來之后,各地包括廣東也在申辦自貿區,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一些新的批復?謝謝。
2014-05-15 15:05:09
- 隆國強: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去年經國務院批準以后,是在9月29日揭牌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000多家企業在里面注冊。因為上海自貿區原來是四片海灣特殊監管區,原來就有企業,所以加上以前所在的企業,有一萬七千家企業在里面運作。這里面大部分注冊企業是服務類的企業,有商貿服務的,有物流的,當然也有做金融的。
上海自貿試驗區,按照國務院批復,已經有很多改革的舉措。建立上海自貿區的基本目標就是為新一輪的改革開放,特別是涉外經濟體制的改革(當然蘊含著開放)來探路,希望能夠里面探索出一些可以總結、可以復制、可以推廣的經驗。在貿易的便利化方面應該說有很明顯的進展,這里面包括比如說監管部門,海關、檢驗檢疫部門互相信息共享,真正做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通關,通關速度大大加快。我昨天晚上看了新聞報道,原來一輛車通關要6分鐘,現在只要40多秒鐘,應該說效率大大提升了。
2014-05-15 15:05:54
- 隆國強:
在開放領域,首先是服務貿易的開放,從國務院批復的文件里面,第一批規定了六大領域、18個部門,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里率先對外開放,這里涉及到金融、教育等等,也有新的企業在里面注冊。同時更重要的是,在里面探索所謂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對外資管理新的一種體制。背景是,現在全世界大概有70多個國家,主要是發達經濟體,對外國投資者實行了負面清單的管理,我們現在正在和美國就雙邊的投資協定進行談判,負面清單的管理是投資協定里面所包含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我們也還和其他一些經濟體在談自由貿易安排,有些還是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區,比如我們在談中韓的自由貿易區,還有中澳的自由貿易區談判,還有中國-東盟自貿區要升級打造2.0版。這些高質量、高水平的自貿區里,也包含著對投資者實行負面清單和準入前國民待遇的管理方式,這和我們以前針對外資的管理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做一定的試驗,應該說在上海的試驗還是受到了投資者歡迎的。
2014-05-15 15:11:11
- 隆國強:
在對外投資領域也有很多新的試驗,在這個試驗方案里,特別強調要探索我們自己對外投資的新的管理體制。大家知道,以前我們對對外投資有一系列的審批,有時候審批的程序還比較復雜。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里面,對外投資是備案制,簡化了手續,速度大大加快,而且還在探索用人民幣對外投資,這實際上是對外投資和金融開放相疊加的一些新的領域。我看媒體上報道,比如說“弘毅基金”是第一單在上海自貿區做了對外投資,感覺非常好,因為它減少了大量的審批,政府的服務、金融服務都大大改善。當然還有其他的領域,在貿易領域、在政府的審批,都做了很多探索。
應該說,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還是推進得很順利,大家現在考慮的是,中央政府在考慮怎么能夠及時總結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探索成功的好的經驗,比如上市登記制度迅速在全國推廣,從地方政府來說,很多地方政府都非常積極,希望能夠在本地設類似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地方政府有這種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積極性,這是件好事情,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央政府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設想,和地方政府通過設立自貿區來加速本地發展的愿望,一個好的結合點。但是我們要避免一哄而上,中央政府還需要進一步統籌規劃,真正從各方面的特定的優勢出發,像三中全會說的,選擇若干個地區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現在有很多方案相關部門正在審批。
2014-05-15 15:11:20
- 國際臺記者:
APEC貿易部長會議馬上就要舉行了,現在和中國相關的還有TPP和RCEP的談判,還包括中韓、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未來中國怎么樣統籌協調這樣多個不同的貿易區域的關系?有個什么樣的思路?對馬上就要舉行的貿易部長會議您有什么樣的期許?
2014-05-15 15:22:11
- 隆國強:
實際上,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現在可能都處在多種區域貿易合作的安排之中,很少說某一個國家,當然有個別國家是被邊緣化的,大部分國家都不是說我只有一個貿易安排,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更是如此,因為我們發展得很快,很多的貿易伙伴愿意通過這種區域合作分享中國的機遇。
三中全會中專門有一節講了要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我們判斷自由貿易安排,這是新一輪的貿易投資自由化的主要的載體,在二戰結束以后,主要的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平臺是多邊的平臺,就是關貿總協定。在多哈回合以后,多哈的談判應該說進展遠遠低于大家的預期,所以在過去的十年里面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自由貿易安排是方興未艾,層出不窮。
2014-05-15 15:23:15
- 隆國強:
自由貿易安排里面也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比如你剛才講的APEC,被稱之為“開放的地區主義”,也就是說APEC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中,所有的成果不僅僅APEC成員自身可以分享,而且非APEC的成員也是可以享受的。比如在APEC安排下,中國假如把關稅降低了,這個降低不僅僅是針對APEC成員的,非APEC成員同樣也可以享受降低關稅帶來的好處,所以它是開放的地區主義。
你剛才也提到,像TPP、RCEP這些,是一種非開放的貿易安排,這種安排就會在成員國之間達成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成果,而這些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享受,但是非成員是不能享受的。正是因為非成員不能享受貿易投資自由化的成果,就導致很多國家生怕被邊緣化、掉隊了,你的企業進入某個已經有自貿區安排的市場時,你就會受到歧視。所以很多國家主動地推進各種各樣的自由貿易安排。
2014-05-15 15:27:17
- 隆國強:
對中國來說,其實我們現在已經談了十來個自由貿易安排,最大的是中國-東盟,我們還有和香港的CPECA和澳門的CPA,臺灣有ECFA,還有和冰島、新加坡、瑞士等自由貿易安排?,F在談的有中韓、中澳,RCEP也在談。中國并不是TPP的成員國,TPP現在12個成員在談,TPP是跨太平洋的,除了美國、日本等大經濟體以外,還有很多小的經濟體,對TPP,最近中美雙邊都有很多的討論。應該說,我們的態度和以前相比也有很多變化,TPP在美國加入以后,很多專家覺得,是不是針對中國的,大家在學術界討論得也很緊張。慢慢的,大家也就以平常心來看待了。TPP形成以后,會形成一個自由貿易安排,而且最重要的我們需要關注的是TPP里有新的貿易規則,包括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等等,這些標準在其他自貿區里并不多見,和WTO相比,很多自由貿易安排已經跨過了邊境措施,原來邊境措施是減關稅、非關稅壁壘等等,這個是邊境后的措施,像勞工標準等等。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這些新的經貿規則會不會在更大的范圍內去推廣,特別是會不會推廣到多邊體制下,這些新的規則到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新的挑戰、提出什么樣的要求、蘊含著什么樣的新的機遇,也是需要我們研究的。RCEP我們原來叫“10+6”,東盟10國,再加上中日韓、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也是一個很龐大的自由貿易安排,人口眾多,中國和印度加在一起可能有大概30多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安排。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巨型貿易安排,RCEP如果能夠得到順利推進,能夠按照大家的期望,建立起包括16國30億人口的大市場的話,我覺得對所有的成員國,包括中國在內,都是一個非常富有實質意義的自由貿易安排,對這些成員國通過深化相互之間的分工、深化相互之間的貿易投資關系,從而相互利用彼此帶來的發展機遇,都是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的。所以這也是我們新一輪自貿談判里非常重要的一個選項、方案。
2014-05-15 15:27:22
- 中國海洋報社記者:
今年是全國首批沿海城市對外開放三十周年,這些沿海開放城市的成功發展經驗,會不會將對其他沿海城市給其他內陸城市提供什么樣的借鑒?現在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何新的進展?
2014-05-15 15:31:28
- 隆國強: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中國對外開放不是“齊步走”的,如果我們回顧過去三十年的歷史,你會發現,我們從沿海新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做了三四年的試驗,有了一套好的經驗和做法以后,中央迅速地在14個沿海開放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采取了類似于經濟特區的政策和做法?;仡欉@段歷史,一開始就有朋友問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開放中進行新的小的探索,一旦成功,迅速地把好的做法推廣。這14個沿海開放城市,回過頭來看,雖然他們彼此發展不太均衡,有的發展非常好,有的相對差一點,像大連、天津、青島、寧波,都是沿海開放城市開發區里首先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大量外商投資企業,現在你到這些地方去會發現,開放區從原來的幾平方公里迅速擴大到幾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這些區域不僅僅吸引了大量的直接投資,通過外商投資企業和本土企業的合作與競爭,促進了整個城市、整個區域的經濟實力的壯大,非常重要的是在這些地方,在實踐中,培養出了一批懂開放型經濟的干部,這些干部了解國際經貿規則,了解外國投資者需要什么,了解什么能夠來改善自己投資的軟硬環境,這些人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很多人從沿海到了內地,很多內地的同志專門跑到這些沿海開放的城市去學習,去總結經驗。我們的開放從經濟特區、沿海、沿江、沿邊開放,到現在加速內陸地區的開放,形成一個全方位開放的格局。今天這14個沿海開放城市,總體上應該說是在我們沿海最重要的經濟代里起到龍頭作用。
2014-05-15 15:32:11
- 隆國強:
下一步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特別是我們講要爭創國際競爭的新優勢,我個人認為,這些沿海開放城市,加上幾個特區城市,還要在我們新一輪開放里要起到引領作用的龍頭。這些地方下一步開放做好了,是具有全局意義的。正好在這種關鍵的時點上,總書記講要構建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我接觸了一些沿海開放城市,這些開放城市的地方政府也非常積極,他們也在思考和探索,在打造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中能發揮什么作用??倳涍@“一路一帶”的構想,是針對著發生變化的內外環境提出的新一輪開放的戰略構想,相關的部門現在已經在深入的研究,怎么把這個戰略構想落到實處,制定規劃。
地方政府也非常積極,在內陸地區可能比較多的地方看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我是處在一個什么樣的地位,怎么能夠把我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抓住“一路一帶”的機會,能夠更好地通過和周邊地區、和沿路沿帶的國家深化經濟合作,加速自身的發展。沿海地區可能比較多的考慮我怎么能夠抓住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的機會,總書記講“創新合作方式”,各個地方也要創造性地去探索,采取什么樣的舉措,能夠更好地深化和沿路沿帶國家的合作,從而把我們潛在的優勢發揮出來,引領我們國際競爭優勢的升級。
2014-05-15 15:41:28
- 美國有線電視記者:
中國三十多年來的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好處和利益的同時,是不是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或者沒有預料到的后果?中國近年來學到哪些經驗教訓?
2014-05-15 15:41:34
- 隆國強:
在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沒有一件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世界上沒有這么美的事。任何一件事,我們做出一些重要的戰略決策時都要衡量一下,這個戰略決策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果是利大于弊的決策,我們還要考慮,怎么能夠充分地把這個潛在的好處發揮出來,怎么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把不利之處(即所謂的弊)能夠抑制住,我們講叫趨利避害。過去三十年里,世界銀行評價說,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獲益比較多的發展中經濟體之一。我們自己切身體會,也是對這個判斷做了一個注腳,如果沒有開放,中國很難想象,今天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們的產品質量、技術水平,我們的經濟實力,我們的人員素質的提高,都從開放中大大受益。
2014-05-15 15:42:36
- 隆國強:
但是你說會不會有開放帶來的沖擊,我覺得也是有的。開放了以后,會帶來很多新的風險,很多研究全球化的人會強調,比如說開放帶來的跨境犯罪增加了,還有跨國的競爭,總體來說,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們是肯定競爭帶來的好處的,因為競爭可以促進企業提高效率。但是,有的競爭,在你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它可能會對你的本土企業形成一定的沖擊,這也是我們看到在開放進程中比較可惜的,我們很多原來的本土品牌在開放過程中銷聲匿跡了,也就是說我們這些企業沒有能夠有效地應對開放帶來的沖擊。比如上海牌手表,現在不知道在哪兒了,還有耳熟能詳的很多很多東西,或者萎縮了,或者消失了。所以開放確實也是有代價的。這就進一步告訴我們,在新一輪開放里面,我們依然要準確地判斷我們所面臨的新的機遇,同時也有新的挑戰,新的戰略也應該想辦法趨利避害,把這個機遇牢牢地把握住,同時把潛在的可能的這些沖擊盡量加以防范,讓它不要發揮出來。
中國很幸運的是,三十多年的開放,在金融開放方面,我們覺得好像比較慢,但恰恰是這個“慢”讓我們在幾次重大的金融危機里沒有受到大的沖擊,比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也受到了沖擊,但是不像亞洲其他鄰國受到那么大的沖擊。這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很多新興經濟體也產生了很嚴重的沖擊,中國同樣也受到了沖擊,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來應對這個沖擊,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在開放進程中,把我們管理風險的能力和開放的進程把握得還是比較好,所以在這些重大的外部沖擊面前,中國能夠得以避免重大沖擊,這應該說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成功經驗。所以,在我們往前走的任何時候,您剛才的提問就是提醒我們中國政府、中國的老百姓,在新一輪開放中,確實要有“底線思維”,要防范風險,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做到趨利避害。
2014-05-15 15:46:04
-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隆主任,國家統計局前兩天公布了《2013年全國農民工調查報告》,其中提到一個數字,就是我們的農民工2.69億人中只有32%左右受過專門的技能培訓,這個比例不到三分之一,是比較低的,但是我們知道很多制造業和加工企業在朝著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轉移,國內的高端制造和勞動力素質還沒有提高那么快,但是成本已經足夠高了,甚至比東南亞一些國家和臺灣地區還要高,這個困境應該如何面對?包括從企業和政府角度做哪些及早的準備來應對?
今年中國經濟的平穩增長需要一個外部環境,您對中國經濟增長今年的外部環境是如何判斷的?4月份的外貿數據看是好于市場預期,也出現了小幅的出口,數據反彈了,在兩個月下滑之后反彈了,您覺得這對中國今年經濟實現宏觀調控目標平穩增長有什么意義?
2014-05-15 15:46:10
- 隆國強: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深刻。確實像你所說的,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放在全球性來看,我們是個制造大國,靠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才能安身立命。我們很難想象,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我們變成一個服務出口大國,這是我們自身的發展階段和比較優勢決定的。這樣一個制造大國,一方面我們勞動力成本上漲得很快,這本身并不是件壞事,我們發展經濟不就是想讓老百姓富一點嘛,就是想讓勞動者在單位上班期間創造更多的財富同時也分享到更多的財富,所以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工資上漲,總體上來說這是我們發展的目的。我們人均GDP,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48美元到現在是6000美元。
從工資的角度來看,我前一段看了英國《經濟學》雜志做的一個比較,我們跟原來的鄰國相比,比如說泰國,二十年前是我們人均工資水平的2.3倍,到了現在,2012年的時候,他的工資水平只相當于我們的0.7倍,就是相當于我們的70%。在東盟有好幾個經濟體,他們的工資水平明顯比中國低了。這個趨勢我們看到還會進一步向前發展,我們的收入水平可能比他提高得更快,收入差距會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我們一些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勞動工資水平的快速上漲,它的國際競爭力會受到很嚴重的沖擊,我們看到一些生產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企業訂單開始在流失,那他怎么辦?就是兩條路:一條路是轉移,轉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去,剛才有朋友問到越南的事,就是因為他覺得在珠三角勞動工資越來越高了,找一個勞動成本更低的地方,有轉移到東南亞的,也有轉移到中西部地區的。像富士康,搬到了鄭州,一下子雇了十萬人。還有一條路,就是轉型,比如說有一些設計,一些新的產品,提高管理,壓縮一些水份,還可以創自己的品牌。有一部分企業,是在原有的產業里面慢慢升級成功的。還有一些企業,可能徹底轉的,我原來做服裝的,現在開始做電子了,甚至做其他東西了,跟原來的產業沒有關系了,這也是一種轉型。
2014-05-15 15:46:50
- 隆國強:
對中國來說,我們的這種轉型是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新階段,和以前日本、韓國走過的路不太一樣,回顧當年日本在經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后,他是按照產業間的升級,比如原來從紡織、做服裝、玩具、鞋帽,到后來做鋼鐵、化工,后來做汽車,再到后來做電子等等,那時候國家之間的分工是產業之間的分工,一個產業大部分的生產鏈條是在一個國家內部完成的。到了今天,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全球化不斷深化,帶來一個重要的結果,就是形成了所謂全球生產價值鏈。一個產品是在很多國家共同完成的,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就是IT產品,比如說中國是全世界智能手機最大的生產國,IPAD也好、三星也好,大部分都是在中國生產組裝,出口到全球。但是這里面你會發現,是全球很多國家共同努力完成了這個過程。美國做的芯片,有的國家做的存儲器,有的國家做的線路板等等,很多很多的零部件,最后匯集到我們這兒,當然中國也做一部分零部件。但是總體來看,我們現在所承擔的這些分工環節是勞動密集型的、附加價值比較低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辦?我們需要升級,升級的方向不僅僅是原來的產業之間的升級,可能更多的我們要關注的、我們要實現的是價值鏈的升級,每個價值鏈在全球化背景下,它的增值、勞動生產效率,高低差別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去搞研發,我們要試圖生產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復雜的零部件,同時在下一輪當中我們要做國際營銷網絡,我們要去分享分銷的一部分利益,我們要去做品牌,從而分享品牌帶來的利益等等。所以這種升級就需要我們有良好的勞動力素質來支撐。
2014-05-15 15:56:41
- 隆國強:
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是個重大問題,今天正好有這么多媒體朋友,大家都應該呼吁,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情況,和我們升級所需要的,我感覺落差還是很大的。最近這幾年,我們出口部門的勞動力供求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前我們在農村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所以他出來打工,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他會很珍惜?,F在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在普通工人的勞動力市場上,供需矛盾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說,是需大于供。在很多沿海地區,甚至在一些中部地區,你去企業調研,他會告訴你,第一招工難,招不到合格的產業工人;第二招工貴,工資上漲得很快;第三點更可怕,因為招工難、招工貴,員工的流動率非常高,就是他到那邊打工以后,覺得很容易找工作,所以稍微有不如意或者低于他的預期,就會流動。這個流動帶來很多問題,我們都知道熟能生巧,你在一個地方老工作,就會積累很多勞動技能?,F在的工人可能工作十年了,但是他老在跳槽,老在換工作,是很難積累技能的。對于企業來說,一個是讓工人在干中學,積累勞動技能,另一方面是要進行培訓的。但是因為工人的流動率這么高,企業也不敢培訓,培訓完了,工人走了,培訓費就打水漂了。所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特別重要。
2014-05-15 15:57:36
- 隆國強:
我前兩天到天津看,讓我很振奮,天津搞了一個職業教育園區,把六大職業教育學校放到一起,大家共享一些教育資源,包括圖書室、運動場,最重要的是實習訓練室,很龐大,外觀看上去像體育場,其實進去分了很多實訓的實驗室,這些技校的學生,中職和高職的學生,可以在里面操作非常先進的機床。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率98%多,經過嚴格訓練之后,這些人直接可以上崗,而且有比較高的勞動技能。這里面給了我們很重要的啟示,就是我們現在要推進產業升級,適應這種比較優勢變化就不得不推進產業升級,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支撐產業升級的勞動大軍,政府在這里面是可以發揮非常好的作用的。當然,我們也看到,教育部最近也在調整教育發展的方向,一些原來的學院要更多地轉向職業教育,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適應我們現在正在變化的比較優勢,怎么能夠為支撐我們成功轉型升級來培養合格的勞動者。
我們特別與發達國家比較,你會發現,其實像美國、英國也還有很多有一定勞動密集程度的產業,但是這些工人的素質比咱們國內的工人素質是有優勢的,我們也去調研,比如一家企業并購了美國一家零部件企業,他覺得除了拿到技術以外,一個很重要的收獲就是美國的這些技術工人,他甚至把這些技術工人請到國內工廠指導我們自己生產線上的工人。所以勞動技能的培訓,一個優秀的產業工人的隊伍,是真正未來能夠支撐中國制造大國地位的最根本的東西,這一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可以做,企業也可以做,包括在座的媒體也非常重要,因為產業工人要有一種很重要的榮譽感?,F在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做產業工人?就是價值判斷的問題,大家都覺得讀大學好,當白領好,不愿意做藍領。所以怎么樹立一個正確的就業觀念,在座的諸位朋友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中國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一支優秀的產業工人隊伍。
2014-05-15 15:57:51
- 隆國強:
國際的外部環境,應該說大部分研究者的判斷其實是一致的。今年美國復蘇比往年會好一點,相對來說新興經濟體和往年比可能差一點。金融危機爆發以后,新興經濟體還不錯,受沖擊的發達經濟體都不好。日本的不確定性大一點,就是因為安倍所謂的“三只箭”刺激了以后,現在有了新的消費稅,對經濟的影響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像美國經濟的復蘇,雖然一季度受到天氣的原因稍微差一點,但是總體來看,大家比較看好它的未來。
歐洲各國不太一樣,有的國家比較好,我一個多月前去英國,英國對自己今年的增長前景非??春?,德國也不錯,北歐一些國家也不錯,南歐相對差,但是比原來要好,希臘都開始重新發債了,投資者愿意接受了。所以總體來看,我們今年所處的外部環境,其實應該說比上一年是略有改善的,但是會有區域間的差異,而這個區域間的差異,會影響到我們出口市場的結構,會影響到我們出口的產品結構,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貿易方式的結構。相對來說,我們對發達國家更多出口的是消費品,是高質量的、優質的消費品,比較多的采用的加工貿易的方式。你現在到沿海去問,出口企業會給你不一樣的回答,有的企業會說好得很,有的企業會說今年不行,如果他是面臨新興市場的,會感覺壓力比較大,如果他的產品是面向美歐這樣的市場,他就感覺訂單很好。所以我們還是要看統計數據,一季度一直到四季度,海關統計數據不太好看,除了真實的需求增長以外,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基數原因,去年前四個月因為對港出口有一些融資性貿易帶來的虛高的基數,使得我們出口的數據是比較難看的。但是從實際出口增長情況來看,可能比這個數據展現出來的會略好一點,這對我們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其實是非常有利的。
2014-05-15 15:57:57
- 新華社記者:
今天監管層剛公布了穩定外貿的幾項措施,包括擴大國內短缺資源的進口,擴大原油進口渠道,還有“營改增”改革范圍的擴大,還有人民幣匯率問題,您覺得出臺這些措施的背景是什么?這些措施有什么新意?
2014-05-15 16:01:56
- 隆國強:
關于支持外貿健康發展的決議,我覺得是非常及時的。之所以出臺這個決議,首先你去看一下這個內容,你剛才點到的幾個方面,比如說優化貿易結構。優化貿易結構是兩個方面,一是進口方面要擴大資源型產品,擴大我們需要的技術含量高的一些產品,以及涉及到老百姓民生的優質消費品的出口,這就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很多國家在短期調整經濟的時候,往往關注外部的需求,怎么刺激出口,但是我們一上來就講進口,這就很有新意。為什么講進口?出口是為什么?如果僅僅是盯著增長,從外需的角度來看出口就是利用別人的需求,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利用別人的需求,你掙了一大筆鈔票把錢存起來干什么?出口是為了進口,更深層次地講,發展國際貿易是為了深化國際分工,把我們的資源放到我們有優勢的部門,然后騰出來一些沒有優勢的部門怎么辦?讓別人來生產,我們去進口。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短缺幾個東西:第一是我們缺資源能源的供給,這是我們國情決定的,上帝不太眷顧我們,人口這么多,我們資源能源人均擁有水平非常低,所以我們要保障資源能源的安全,必須放在全球來考慮。如果局限于在國內保證資源能源的供給,以前可以,現在不可能,未來更不可能,我們必須用全球的資源,并不是說因為全球有資源,我們就可以浪費,不是這樣的。我們一方面要開源,另一方面要節流,要更高效地利用。所以通過國際分工,首先要滿足我們對資源能源這些大宗的初級產品、農產品的需求。第二,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產業要升級,我們就有很多關鍵的零部件,很多高質量的材料需要在全球來考慮。我前天在天津調研的時候,有一家自行車企業老總的介紹讓我們很有感觸,全世界一億一千多萬輛自行車產量,中國產八千萬輛,天津產四千萬輛。這個數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其中一家自行車企業就能產一千萬輛。自行車除了代步工具以外,它也在升級,變成一個健身的用品,既能夠代步又能健身,所以自行車里分化了很多,既有很低端的,也有很高端的,價格非常高,上萬、十萬人民幣的都有。越是高端的自行車就越需要材料,這里面有碳纖維的材料、鈦合金的材料等等,這些材料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是需要進口的。所以說,我們這些產品,如果我們出口結構要升級,我們要做高端的自行車,就要進口高端的材料。其實很多很多產業都存在類似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進口關鍵的技術、關鍵的零部件等等。當然,還有很重要的是,現在我們更加講民生,在指導意見里面還專門講到進口涉及到民生的重要商品,讓中國的消費者能夠享受到低價格高質量的其他國家提供的消費品和服務,這都是很有新意的。從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著眼于參與全球分工、著眼于促進產業升級、著眼于改善民生,我們把進口作為推動對外貿易健康發展的很重要的內容,這是很有新意的。
2014-05-15 16:02:30
- 隆國強:
在出口部門,其實也有很多舉措,包括穩定人民幣匯率,更好地讓金融服務于我們的實體企業,特別是服務于出口企業,更好地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撐作用,還有比如說讓政府更好地營造好的外部環境,包括怎么應對貿易摩擦,包括怎么能夠改革貿易便利化,大家別小看這個貿易便利化。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去年8月5號,國務院決定1410種商品取消法定的強制性商品檢驗。取消以后,后面4個月,這1410種商品目錄對應的商品,出口增長率超過了20%。大家回憶一下,去年出口增長平均6.8%,能高出這么多百分點,是因為這個商品獨特嗎?不是。這些商品跟8月份以前數字相比,也是遠遠的高。這說明什么?說明貿易投資便利化的改革措施實際上是會大大增強我們的出口競爭力的,會有力地刺激這些相應產品出口。
現在講到總體背景是全球經濟低迷、出口不振,所以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但是我們用什么樣的辦法來提高我們的競爭力,這里面是很有講究的。以前無非就是給點補貼、想辦法把成本降下來,這一輪,你會更多地發現,在增強競爭力領域所出臺的這些政策,恰恰有很多是改革的舉措,是怎么能夠推動我們產業升級的舉措,是把改革,把短期增強競爭力和長期提升結構、促進結構升級多種考慮融合在一起,來采取的相應的政策措施,這些都是有新意的,和以前慣常的做法是不太一樣的。
2014-05-15 16:09:24
- 胡凱紅:
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隆主任,謝謝各位。
2014-05-15 16:09:31
- 隆國強:
謝謝大家。
2014-05-15 16:09:57
圖片內容: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胡凱紅
- 深圳衛視記者現場提問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 國新辦就我國對外開放最新進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 國際臺記者現場提問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海洋報記者提問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 國新辦就我國對外開放最新進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 中央臺記者現場提問
圖片大圖: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胡凱紅
中國網 鄭亮
-
深圳衛視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就我國對外開放最新進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鄭亮
-
國際臺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海洋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國新辦就我國對外開放最新進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鄭亮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
中央臺記者現場提問
中國網 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