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將推進農村基層治理結構現代化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手段
明確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開展村級組織“政經分離”試點工作,建設新型農村社區,逐步完善農村治理機制,完成第十屆村委會選舉工作。通過制度化的形式明確界定農村黨支部、村委會和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積極探索農村“三資”的監管機制建設,市級層面圍繞北京市集體資產監管的法律基礎,切實推動農村“三資”監管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進一步明確農村經管部門對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職責和權力。區縣層面繼續推動海淀區“農資委”改革試點,總結各區縣經驗做法,結合事業單位改革探索農經部門列入行政部門的可能性。構建集體經濟的現代經營體系,包括產權界定、交易制度、經濟合同規范化、集體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制度,推進集體經濟資本化運作和市場化經營。通過集體股份分紅、土地入股、創造就業崗位等方式確保農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3. 城鄉一體化的要素市場加快形成
以“新三起來”為引領,加快建設京津冀農產品交易市場,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信息化發展,繼續加強農村產權交易體系的建設,抓好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探索建立農村集體資產評估體系,使農村集體資產可以直接市場化配置,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村服務平臺,提高農村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強農村金融服務,積極推動北京市農村金融協會工作,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工作。培育一批專業合作社示范單位。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建立并完善節能低碳、生態環保項目的擔保機制,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建立綠色評價體系和公益性的環境成本核算和影響評估體系。
(三)以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城鄉生態宜居環境建設
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解決城鄉生態環境的關鍵問題,實現綠色發展。
1整體提升現代都市農業的生態價值,形成連接城鄉、覆蓋平原的綠色生態網絡
著力推進農業調結構轉方式,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和景觀農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加快建設世界園藝博覽會重點項目和配套設施,啟動招展招商和宣傳推介,大力發展花卉綠色產業。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施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打造”北京安全農業”品牌。城鄉結合部地區以綠色隔離帶和景觀農業為主要業態推進環境治理,疏解騰退建綠、拆違還綠,城市發展新區以精品農業和會展農業為主要業態,生態涵養區以休閑農業和溝域經濟為主要業態,推進重點流域生態修復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