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窯宋青白釉執壺(2002年出水)攝影 徐海濱
無形的遺產
雖然不像龐大的船體、精美的瓷器、燦然若新的金飾那樣吸引大眾的眼球,“南海Ⅰ號”也同樣是保存著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素的寶庫,為研究和展示兩宋時期中華民族的科技、文化、藝術和社會提供了有形但無價的珍貴資料。
造船技術 中國古代的造船術在兩宋時期已經相當成熟,船舶個體大小、設施裝備和制造工藝在全世界均為首屈一指。宋徽宗(公元1100-1125年)在位時已有了由神舟、客舟組成的大型政府遠洋船隊,按文獻中客舟可載兩千斛粟而神舟三倍之的記載換算,客舟、神舟的載重量將超過120噸和360噸,船長可達40米以上。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只有我國才有能力制造出體形如此巨大的遠洋船舶。然而,文獻中宋代造船資料的匱乏造成學術界對于宋船工藝的特點缺乏充分的認識。20世紀70年代后,通過對考古發現的幾條宋船資料的初步研究,總結了兩宋時期造船技術的若干先進性:包括船型的結構與選材,外舷板的魚鱗式搭接、水密艙和平衡舵等技術的廣泛使用。不過由于這些宋船實物保存不佳,致使船史專家對于宋代造船技術的認識并不充分。作為保存相對完好的南宋早期普通商船,“南海Ⅰ號”是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技術的珍貴實物,從船舶的船型結構、木材選擇、加固和密封技術、附屬設施等方面提供了探索宋船制造工藝的系統資料。
航海技術 先進的造船技術是遠洋貿易的基礎,高超的航海技術才是征服海洋的保證。兩宋時期我國遠洋航行的空間范圍遠勝以前歷代,近達日本、朝鮮、東南亞,遠至印度、西亞,甚至東非,在航海技術上也發展出一整套成熟的定位和駕駛技能。根據宋代的文獻和古船實物分析,已知當時的航海者對于測深定位、潮汐預測、駛風和導航技術、水浮式羅盤和量天尺定位等技術已有了嫻熟的掌握??紤]到“南海Ⅰ號”結構狀態的完整性和保存條件的優越性,可以毫不夸張地預測,針對其船體結構(如船形、龍骨形態等)、航行屬具(如桅、帆、舵等)和船載文物(如碇石等)等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推進造船術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必然會加深對當時航海技術內涵的認識。